球花雌雄異株,單性,生于短枝頂端的鱗片狀葉的腋內,呈簇生狀。雄球花葇荑花序狀,下垂,雄蕊排列疏松,具短梗,花藥常2個,長橢圓形,藥室縱裂,藥隔不發(fā);選擇帶土坨的銀杏樹的時候,主要看土坨的大小是否標準,雖然說帶土坨的銀杏樹能放時間長點,但是也不宜放太久,如果土坨干了,沒有一點水分就說明也是放很久的了,能是點苗挖苗的那種,隨挖隨走。雌球花具長梗,梗端常分兩叉,稀3-5叉或不分叉,每叉頂生一盤狀珠座,胚珠著生其上,通常僅一個叉端的胚珠發(fā)育成種子,內媒傳粉。它的雄花花粉萌發(fā)時僅產生兩個有纖毛會游動的。

栽植合理配置授粉樹:銀杏是雌雄異株植物,要達到高產,應當合理配置授粉樹。選擇與雌株品種、花期相同的雄株,雌雄株比例是25-50:1。配置方式采用5株或7株間方中心式,也可四角配置。苗木規(guī)格:良種壯苗是銀杏早實豐產的物質基礎,應選擇高徑比50:1以上,主根長30厘米,側根齊,當年新梢生長量30厘米以上的苗木進行栽植。此外,苗木還須有健壯的頂芽,側芽飽滿充實,無病蟲害。銀杏樹怎么栽植才能保證成活率那么如何栽植才能保證銀杏樹的成活率呢。銀杏疫病常危害幼嫩苗木莖干、葉,尤以嫁接口為嚴重。受害葉柄呈灰黑色。葉片發(fā)病,病斑白葉緣向葉內擴展,發(fā)病葉片以開水狀,病斑擴展至全葉,葉片萎垂,后葉片變黃;現(xiàn)在的銀杏樹市場,魚龍混雜,銀杏樹的質量有好有差,不過大體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帶土坨的銀杏樹,一部分為裸根的銀杏樹。病菌侵染頂芽,整個頂芽變黑枯死,在自然條件下,發(fā)病部位難以見到病征。受害莖干則產生水漬狀病斑,病斑環(huán)繞莖干擴展,當擴展達~周,病斑以上的葉片青枯萎垂,后發(fā)黃,莖干變黑。發(fā)生情況:該病害常在每年4-6月份發(fā)生,5月初至6月


水分對銀杏有什么影響
銀杏含有不同量的水分。根、莖、枝、葉含水量50%左右,果實含水量約80%。銀杏的生命活動是以水為介質的,水分能使樹體各部分保持膨脹和新鮮狀態(tài)。所以,水分在銀杏的生命活動中是不可缺少的生態(tài)因子。
銀杏的根系比較發(fā)達,依靠根壓吸水供給樹體各個部分的需要,銀杏葉片的蒸騰作用,形成蒸騰拉力,這種拉力成為根系吸取水分的主要動力。銀杏根部的吸水量與土壤持水量有關,土壤持水在水分當量至飽合的范圍內,土壤持水量越高,吸水越容易。水分經過輸導組織,保持了水分平衡,土壤持水量在水分當量以下時,就會出現(xiàn)蒸騰大于吸收,樹體枝葉萎蔫下垂,氣孔變小,蒸騰減弱,以求水分平衡暫時恢復。所以銀杏樹體的水分是經常處于動態(tài)平衡之中, 這是由銀杏的調結機制和諸多環(huán)境因子相互作用的結果。銀杏枝繁葉茂,根系發(fā)達,從根部吸收的水分通過葉片的蒸騰作用到大氣中,只有2-3%的水分用于合成碳水化合物。銀杏樹體高大,樹干通直,姿態(tài)優(yōu)美,春夏翠綠,深秋金黃,是理想的園林綠化、行道樹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