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在姜寨仰韶文化遺址中曾出土有含鋅量超過20%的黃銅片和黃銅管,山東膠縣三里河龍山文化的地層中也曾出土兩種黃銅錐。顯而易見,這些黃銅器物的出現(xiàn)并不是說人們在史前就掌握了黃銅的冶煉技術(shù),而是人們在利用銅鋅共生礦時無意中獲得的。 商周時期銅器的含鋅量都很低,一般在10-z數(shù)量級。銅金屬具有良好的導電、導熱性能,其導電性在所有金屬中居第二位,僅次于銀。西漢、新莽的錢中有板個別的銅鋅甘金錢,其中有的錢幣中鋅的含量達到7%,但是這并不能說明黃銅鑄錢產(chǎn)生于西漢新莽之際。
黃銅棒根據(jù)黃銅中所含合金元素種類的不同,黃銅分為普通黃銅和特殊黃銅兩種。壓力加工用的黃銅稱為變形黃銅黃銅是銅與鋅的合金。簡單的黃銅是銅——鋅二元合金,稱為簡單黃銅或普通黃銅。改變黃銅中鋅的含量可以得到不同機械性能的黃銅。黃銅中鋅的含量越高,其強度也較高,塑性稍低。通過對明代銅錢成分的分析,發(fā)現(xiàn)《明會典》中所說的鑄錢種真正意義上的黃銅的出現(xiàn)較其它幾種銅合金晚很多,這是因為黃銅中金屬鋅的獲得比較困難。工業(yè)中采用的黃銅含鋅量不超過45%,含鋅量再高將會產(chǎn)生脆性,使合金性能變壞。為了改善黃銅的某種性能,在一元黃銅的基礎(chǔ)上加入其它合金元素的黃銅稱為特殊黃銅。
黃銅中由于含鋅量不同,機械性能也不一樣,圖7是黃銅的機械性能隨含鋅量不同而變化的曲線。普通黃銅的用途極為廣泛如水箱帶、供排水管、獎?wù)?、波紋管、蛇形管、冷凝管、彈ke及各種形狀復雜的沖制品、小五金件等。隨著鋅含量的增加從H63到H59,它們均能很好地承受熱態(tài)加工,多用于機械及電器的各種零件、沖壓件及樂器等處。第二類是將雜銅先經(jīng)火法處理鑄成陽極銅.然后電解精煉成電解銅并在電解過程中回收其他有價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