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魚餌的色澤 魚類的視覺相對來說較遲鈍。但在常釣的淡水魚中,如鯽魚,鯉魚,草魚等,在清水中也能見到數(shù)米,十幾米遠處的食物。利用魚類偏愛的各種色澤,刺激其條件反射,釣取對象魚,亦是垂釣高手的重要一招。 深褐色,咖啡色。雜食性魚類中的鯉魚,由于長期習慣在池底,河浜底端、灣子口的淤泥里覓食,故對以上色澤的餌料感興趣,菜籽餅粉,發(fā)酵過的酒糟,烘過的麥麩等餌,其本身的自然色澤較為接近褐色,咖啡色,故引1誘鯉魚效果特好。
鯽魚釣浮必須滿足的兩個條件
在覺得大多數(shù)時候,垂釣鯽魚都應該先從釣底開始,因為只有先釣底才能逐漸摸清魚情,上來就直接釣浮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在釣底的過程中,如果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那么就可以大膽嘗試釣?。?
1.鯽魚的個體較小
2.離底接口信號很多
鯽魚的個體越小,種群數(shù)量也就越多,也就是說小個體的鯽魚一旦進窩就是一大群,鯽魚的數(shù)量多了自然也就更容易上浮搶食。另外,當我們在釣底的過程中,頻繁出現(xiàn)鯽魚離底接口,也就是浮漂還在下沉的過程中出現(xiàn)明顯的加速,并且能夠中魚,這就說明鯽魚已經(jīng)開始明顯離底。如果離底的鯽魚數(shù)量非常多,有可能會聚集在水面附近,鉤餌入水之后浮漂根本無法翻身站立起來就能中魚,遇到這種情況就必須果斷開始釣浮了。
老釣手都是這么冬釣鯽魚的,其實核心就2個字,他們一般不會教你。
我這里已經(jīng)時不時結(jié)冰了,想去釣魚很是困難了,不知釣友們你們那么如何,如果是還沒結(jié)冰,恭喜你那里還是能釣一些鯽魚的,不過,難度有所增減,但是如你能掌握如下“2字訣”,還是能釣上不少鯽魚的。
一、“走”字訣。夏季釣魚,咱打個窩后只需十幾分鐘就夠了,但冬季則遠不止這個時間。所以咱可以用“走窩”這個辦法,什么是“走窩”呢?就是多打幾個窩,可以在魚道上或是感覺有魚群的地方隔幾米打一個,魚既然不愛動,那咱就動起來。不過也盡量做到重點撒網(wǎng),重點培養(yǎng)一個窩,當一個窩的魚感覺釣得差不多了,先補補窩,再換一個去釣。
二、“逗”字訣。這個“逗”肯定是指逗釣了,魚餌入水后其實就可以開始逗了,提一提、拉一拉,落底后再挑一挑、托一托,讓魚餌起伏晃動,模擬出一種動物的感覺。不要以為當下的魚不怎么動了,它就看不見動的事物了,它們對動的物體還是非常敏感的,即使是冬季,這一招也能大大刺激魚的覓食欲望,有時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咱的這個“2字訣”也可以總結(jié)為“1字訣”,那就是“動”,窩多打人多走,手多動勤拋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