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冬季垂釣鯉魚,需要找什么樣的釣位
橋墩下也是釣鯉魚的好地方,因為這種地方一般水底都比較亂,有石頭之類的障礙物,鯉魚是很喜歡躲藏的,另外橋墩下又能夠遮風擋雨,尤其是在降溫天,是非常適合作釣的。
不知道有沒有釣友喜歡玩橋筏的,以前在杭州工作的時候,春夏秋我一般都以臺釣為主,冬天極冷的天氣我偶爾就會玩下橋筏,既然是橋筏肯定是選擇在橋上作釣,下鉤的位置基本在橋墩附近(我喜歡釣河中間),事實證明這種地方上鯉魚的概率是很大的,遠比手桿的上魚率要高很多。
如果釣水庫應該在哪些位置下桿?大體上和上面說的一樣,具體位置我只說兩種,一是大壩位置,大多數(shù)水庫都是大壩位置較深,而且底下也會有很多亂石,你可能用一只比較短的桿子就能釣到魚。
另一種就是灣子了,那種既能避風又能被太陽照射的灣子。釣灣子要注意,如果岸邊沒有障礙物、水比較淺、水質(zhì)清澈,那么一定要用長竿釣遠,起碼要在兩三米以上的深度,山體型水庫的話甚至可以釣到四五米以上。
如果你找到一個看起來不錯的灣子,用一只6.3或7.2的魚竿釣到四五米的深度,一兩次作釣沒魚建議不要輕易放棄,應該多打幾次窩,畢竟天冷了魚不愛動,不像夏天那樣發(fā)窩快。
釣鈍
調(diào)漂建議稍鈍一些,但是不能太鈍。靈肯定是不行的,不靈不鈍或者稍鈍都是可以的。這個以前介紹過,冬季的餌料很輕,魚鉤很輕,這就導致了釣目和調(diào)目之間的目數(shù)差距比較小,所以在調(diào)漂的時候只要注意的調(diào)目和釣目之間的目數(shù)相差不大,往往都是適合冬季魚情的。比如介紹過的調(diào)N釣N,調(diào)N釣N 0.5,都是出于魚鉤輕,餌料輕的考慮,從狀態(tài)上來說是比不靈不鈍稍鈍,不鈍稍靈。
酒泡麥粒做窩料,麥芽做釣餌
麥粒往往被釣友們用來釣鯽魚,其實鯉魚對麥粒也是垂涎欲滴,只是鯉魚膽小,往往鯽魚前驅(qū),提竿起魚,則會驚嚇鯉魚。
但是,近兩年流行的谷麥釣法,則證明了麥粒用得好,釣到大鯉魚也并非難事,當然,倒也不是谷麥釣法才能釣到鯉魚。
配方并不復雜,窩料,麥粒10斤,白酒2斤,釣餌,麥粒1斤,將10斤麥粒洗干凈,浸泡8個小時左右,將漂浮的麥粒撈出扔掉,然后倒入可密封的容器中,然后將2斤白酒倒入,攪拌均勻,密封保存兩周。
將麥粒1斤清洗干凈,平鋪在報紙上,用擰干的濕毛巾覆蓋,然后每天早晚用噴壺往毛巾上噴水,大約7天左右,麥粒會發(fā)芽,即可用來做釣餌。
將酒泡好的麥粒取出直接打窩,然后用發(fā)芽的麥粒做釣餌,一旦發(fā)窩,連桿中大鯉魚,一點也不奇怪。
鯽魚對溫度的要求
鯽魚是比較抗低溫的魚類,貌似是國內(nèi)一種能夠在0°環(huán)境下面生存的魚類(水面結(jié)冰,水底不止0°的)。但是它不怎么抗熱,所以在兩廣地區(qū)釣鯽魚在夏天的話必須找比較深的水才行,淺水里面它不喜歡呆。
總的來說氣溫低于25攝氏度都比較好釣鯽魚,還是10攝氏度以下,這個時候其他的魚基本都不怎么活動,只有鯽魚還在堅持吃食(兩廣地區(qū)來說,其他地區(qū)全年可以釣)。
鯽魚比較抗低壓天氣,但是低壓天氣它們胃口也不會太好,能釣到零星的幾條但是想要釣很多可能性不大。突然降溫或者突然升溫鯽魚需要8個小時左右時間調(diào)整新陳代謝,所以溫度急劇變化不要出釣鯽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