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軟與硬
魚餌的軟硬,主要取決于挍拌的加水量,正常狀態(tài)的軟硬度應(yīng)該像耳垂兒或嘴唇一樣。如果過硬,極可能會出現(xiàn)跑魚的現(xiàn)象。因為當餌太硬時,鉤從食中脫出穿透魚嘴時受到的阻力較大,因此可能鉤得薄,當魚用力掙脫時即會脫鉤。餌過硬的另一個缺點是霧化效果差,且這將影響誘魚與集魚的效果。若魚餌過軟,將很難拋出,并且在下沉的過程中損失太多,有可能到底后鉤上基本沒餌了。
刮風(fēng)天釣魚很難拋餌,也需用增加粘硬度的方法來解決。任何一種餌,無論是增加了粘度還是增加了硬度,比重都會比原來大,尤其是增加粘度,變化更大。有時魚池的水很深,這樣餌在落底過程中損失較多。這時應(yīng)造當?shù)卦黾羽D的粘硬度,或較少地增加粘硬度而改上稍大一點的餌。這些都可保證落底后鉤上有餌。一般來說,單純增加硬度對霧化效果影響較小,而增加粘度則對霧化效果影響較大。但增加粘度可提高餌在鉤上的保持性。
多提竿
多提竿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指要加快拋竿頻率,通過不停地拋投餌料主動出擊,而不是掛上餌料后一動不動在那里死守。
第二層意思是通過抖動魚竿帶動魚線讓鉤餌在水底動起來。很多時候明明有魚進窩了,魚餌也對路,可就是魚兒不咬鉤。此時說明魚兒的攝食欲望較差,當餌料動起來時,會進一步激發(fā)魚兒的原始逐食欲望(誰也不想讓煮熟的鴨子飛走了不是),促使魚兒一口將餌料吞食。
餌料味型調(diào)整
當然要想魚獲足夠理想,除了釣位要選好,餌料的味型以及它入水后的狀態(tài)也不能被忽視。盡管春冬交替之時,咱們還是得按照冬釣的思路來垂釣,可隨著氣溫的不斷提高,雜魚的活性也會隨之增強,所以此時釣鯽魚,在配餌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腥味餌的添加量,氣溫低時可以多加,而氣溫突然變高,這時就應(yīng)該少量添加或不加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