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恰逢天氣晴朗,正好作釣與春游同行,早上七點多出門,特意趕個早,不然九點市區(qū)往鄉(xiāng)下的路口會堵起長龍。天問天鯽新品試用活動又寄來新品,正好試釣。此處原為河邊水坑,沙挖完后周邊居民圍擋起來作養(yǎng)殖之用,里面巧嘴、草魚、鯽魚、大頭魚、黃古魚等等。據(jù)老板講底為沙子底,又只投放一些玉米打碎后的料,都是純天1然養(yǎng)殖。只是不知為什么原因魚不蠻開口,我是只為巧嘴而來,老板說翹嘴那得每天下午四點后魚口才好點,來了就是干吧。餌料就是天問試用的新品天鯽果酸 天鯽腥香,我喜歡簡單的東西,兩樣一混合,目標魚翹嘴加了點點上次龍王恨的千里香粉1劑。加水靜置后打粘輕松拉出飽滿球團。
魚餌的松與粘取決于攪拌時搓揉的程度,搓得越多粘度就越大。魚餌過粘或過松,與過硬或過軟的效果相似,但它可以對軟硬進行調(diào)整。當餌硬時,少搓幾下即可,直到與正常餌相似的作用;當餌偏軟時,多搓幾下也可當作正常餌使用。這種調(diào)整的餌料與正常餌料在作用上的差別,我們后面還要講到。
天問專業(yè)釣餌有限公司依托龍王恨產(chǎn)業(yè)集群的研發(fā)與制造實力,公司采用國內(nèi)外先進技術(shù),致力于新原料和新工藝的運用,”天問釣餌定位于“新一代功能性釣餌“,著力打造國民品牌,為廣大釣魚人提供實惠,好用不貴的中國好魚餌。
餌料松散度這一性能在垂釣中的利用,其側(cè)重點不在于“釣”,而在于“引”。臺灣已故釣魚名人廖心陽先生說過:“引魚比釣魚更為重要,引不來魚,就談不上釣魚”了。臺灣釣法的特點之一就是誘餌,釣餌合二為一,邊釣邊引,引釣結(jié)合。餌料泡制好了,特別是膨化類餌,可起到越釣越多的效果。當然這類餌的泡制有不定技術(shù)要求;如東峻鯽魚餌,其水與餌的比例是1.2:1為適當。水,餌稍加拌合后應停放幾分鐘,讓餌吸足水分,再拌和幾十下,同時用力壓擠,排出餌中空氣,需粘者則復擠壓幾下,要松散者則少拌壓。高手們在泡制時,把餌一開始拌壓就分為二部分,一部分少拌和的作為底餌誘魚用,其入水很快化散漂蕩于水的中下層,引魚入窩。一部分為擠壓拌和作為裝鉤釣餌,化散較慢。如以釣鰱,鳊為主,則將松散的餌抖落在水體的上,中層,引魚匯集而釣之。要垂釣底層的鯉魚,鯽魚,那要將餌料多拌壓幾下,讓餌沉底后再抖散。競釣高手們對餌料泡制的松散程度均視上魚的情況作不斷調(diào)整,易散化的餌料會引來太多的魚匯集釣點,魚多了會在釣區(qū)“打1架”,反而釣不上魚。太粘,少化散的餌料雖中鉤率高但引魚匯集效果差,魚進窩的密度差,釣得少,成績肯定不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