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向下翻動驅趕法:在養(yǎng)殖床表面,用多齒耙疏松表面的床料,等待蚯蚓往下鉆后,用刮取表面的蚓糞,反復進行疏松床料和刮取蚓糞,蚯蚓集中在底層,達到收捕成蚓的目的。采用此法收取,效果很好,這種方法簡便,一人一天可捕集蚯蚓150千克。合理采集蚯蚓可使全年蚯蚓產量有較大的提高,原則是抓大留小,即將多數已性成熟的蚯蚓采集出大部分,采后保持合理密度才能提高繁殖基礎。
產繭量:大平三蚯蚓每條年產繭在56-58個之間,其中春季占40%,夏季25%,秋季 27%,冬季8%。采收蚯蚓后投料量占正常投料量的75%采收成蚓后,剩下25%的成蚓和25%的帶卵糞料,鋪于蚯蚓床底層作為基料和留種層,上面鋪撒占正常投料量75%的新糞料。在采收蚯蚓時,應留下25%的成蚓以備產卵用。因蚓卵發(fā)育成性成熟蚯蚓需時較長,全部采完容易使蚯蚓產量斷代。
蚯蚓的養(yǎng)殖方法
簡易養(yǎng)殖法。這種方法包括箱養(yǎng)、坑養(yǎng)、?池養(yǎng)、棚養(yǎng)、溫床養(yǎng)殖等,其具體做法就是在容器、盆養(yǎng) 可用花盆(23厘米 20厘米)來養(yǎng)殖,先在盆內裝1/3菜園土,再加入0.5-1千克腐熟的牲畜糞,拌均勻,澆水后,放入種蚓50條,經常澆水保持濕潤,水分含量為60%左右,上面可用花盆倒過來蓋在上面,大約兩個月左右,蚯蚓就產卵,孵化出大量幼蚓后,即可分盆養(yǎng)殖,每2個月可分盆1次。
棚內蚓床表面仍蓋稻草、干野草或草簾子,并須在蚓床中間放上草籠透氣,然后蓋一層薄膜,氣溫低的地區(qū)可蓋兩層薄膜夾一層草簾。藍光對蚯蚓有刺激,紅光則沒有,紫外光有害。所以養(yǎng)殖場地應避免太陽光直射,好在室內飼養(yǎng)并點亮一盞紅色日光燈。一般說來、蚯蚓的活動溫度為5~30℃,10℃以下活動遲鈍,5℃以下處于休眠狀態(tài),0℃以下會凍死。因此,冬季應注意升溫、保溫。室內養(yǎng)蚯蚓, 冬季要堵嚴門窗,防止漏氣散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