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據(jù)佛經(jīng)所述匯總,觀世音之意,即慈悲眾生、聞聲救苦、善得圓通。觀世音之名,既是菩薩的悲愿、也是如來授記,還是菩薩的修行法門。
《法華經(jīng)·普門品》中,無盡意菩薩提問“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釋迦牟尼佛答復(fù)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唐縣昌盛銅雕工藝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擁有員工120多人,是一家私營企業(yè),主要鑄造大型佛像、動物雕塑、人物雕塑和各種造型工藝品。產(chǎn)品包括:寺廟用大型佛像、名人偉人雕塑、銅鐘、香爐、大型城市銅雕、東西方人物銅雕、動物銅雕及各種紅、黃、青銅工藝品鑄造,產(chǎn)品規(guī)格、品種齊全,技術(shù)先進,工藝精湛。千手遍護眾生,千眼遍觀世間,象征觀世音菩薩的廣大慈悲和無邊愿力。
至于觀世音,梵文Avalokitesvara,音譯“阿婆盧吉低舍婆羅”,意譯“觀世音”“觀自在”“觀世音自在”“光世音”。另外,《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中,觀世音菩薩為大眾宣說了著的“大悲咒”,至今大悲咒仍是入佛門的必修。他是西方阿彌陀佛的弟子,在阿彌陀佛涅槃以后,他將在示現(xiàn)佛身,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如同在我們娑婆世界,彌勒菩薩接替釋迦牟尼佛的班子一樣。
觀世音菩薩功德十分不可思議,釋迦牟尼佛曾說,不知道多少世之前,我還在因地修苦行的時候,觀世音菩薩就已經(jīng)了,叫做“正法明如來”。那么為什么現(xiàn)在又“降”為菩薩了呢?每個手指能顯示八萬四千猶如印文的畫面,每種畫面有八萬四千色,每種色又有八萬四千光,且光明柔軟(柔軟又譬喻佛法),他用寶手接引眾生。這個在里面叫做“倒駕慈航”,他自己到了清凈圓滿的彼岸,還要把船開回來接我們過去。
在里面如果從佛祖釋迦牟尼向下排的話是:佛,菩薩,羅漢,聲聞,帝釋,比丘。
如果按照僧團向下排:比丘(和尚),沙彌(準和尚),居士(俗家弟子)。
另外比丘是代表受過具足戒(250條戒律)的出家人
沙彌是受了沙彌戒的出家人(十戒)
居士是受了菩薩戒的在家信佛人(五戒)
現(xiàn)在我們擬用短篇幅,將徒所敬拜的對象分類如下,約可分部、菩薩部、明王部、天部、眷屬部等五類。
菩薩,又作菩提薩陲,梵文 Bodhisattva,意為「覺有情」,Bodhi(覺,菩提),Sattva(有情,眾生)。根據(jù)梵文原意,凡是修行大乘的徒,就都是Bodhisattva;勸人發(fā)菩提心,就是發(fā)菩薩心。我國已故太虛法師說:「凡發(fā)菩提心學(xué)佛者,都可以叫做菩薩。……觀今日信仰佛陀者,或視諸為神明,或比諸為上帝,神佛不分……」(見該利,一九六一年三月十五日)。」所以,「菩薩」原是中一個極普通的稱呼,既適用于僧尼,也適用于在家學(xué)佛的居士們 。
把全宇宙的靈界與佛界劃入「十界」之中,地獄界、餓鬼界、界、阿修羅界、人間界、天上界,以上稱為「六迷界」。聲聞界、緣覺界、菩薩界、佛界,以上為「四悟界」。即是說,佛是菩薩次之。經(jīng)中說,觀世音菩薩的身相幾乎和佛等同,除了頂上的肉髻及無見頂相(一種極其高大的莊嚴相)不及世尊。據(jù)說菩薩(修道人)修行共有五十二位,漸次上進。從四十一位至五十位,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