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茄子嫁接:
為了提高茄子抗病性,常利用托魯巴姆等砧木進(jìn)行嫁接。
⑴苗床準(zhǔn)備:床土配制方法是將田園土、腐熟的馬糞和大糞干過篩,按5:4:1比例配成營(yíng)養(yǎng)土?;驁@土、蛭石粉、大糞干過篩后按6:2:1配制而成,不可用雞糞配制營(yíng)養(yǎng)土。床土消毒:每15公斤土、80%代森鋅(或80%的福美雙)各5克與床土混合拌勻,用地膜蓋嚴(yán),消毒3天。準(zhǔn)備苗床:每畝播種量接穗40-50克,砧木20-30克(托魯巴姆8-10克),準(zhǔn)備種子,苗床面積按每平方米播種25-30克種子計(jì)算。在床面鋪9-10厘米厚營(yíng)養(yǎng)土,整平,澆足底水,覆蓋地膜保濕等待播種。
⑵種子處理:選擇晴天,室外曬種6-8小時(shí),用1%高錳鉀溶液浸種半小時(shí),或用0.1%多菌靈浸種1小時(shí),澇出后用清水漂洗干凈,再用30℃溫水浸泡。托魯巴姆很難發(fā)芽,用100ppm的催芽劑浸種24小時(shí),清洗后再催芽。
⑶浸種催芽:用55℃溫水中浸種15分鐘,再用30℃清水浸泡8小時(shí),洗凈種皮上的粘液,用干凈紗布包好開始催芽,采用變溫管理,每天25-30℃控制16-18小時(shí),16-20℃控制6-8小時(shí),早晚用溫水淘洗一次,6-8天后發(fā)芽。
茄子的種植:
1、品種:選擇耐低溫、弱光、早熟的品種。如:黑玉、沈茄一號(hào)、齊雜茄二號(hào)、綠圓茄、黑圓茄二號(hào)、永豐黑雜茄等。
2、床土的準(zhǔn)備:用無污染的大田土壤6份、腐熟優(yōu)質(zhì)雞糞或豬糞2份、腐熟的馬糞或稻糠2份,混勻后過篩備用。
3、浸種、催芽:用1%高錳鉀浸種30分鐘,經(jīng)反復(fù)沖洗后,放入55℃水中浸種15分鐘,而后在20℃水中浸泡24小時(shí)。催芽前用細(xì)砂搓掉種皮上的粘液,然后包在濕布里,放在25-30℃處催芽,一般需5-6天出芽。
4、播種:在溫室內(nèi)用育苗盤或木箱鋪好10厘米床土,拍平澆透水。然后將種子均勻播到床面上。每平方米播種量35-40克。
5、分苗:以8-10厘米的株行距移栽幼苗,分苗后澆透水。前期提高晝溫至25-30℃,夜溫15-18℃。緩苗后降低溫度,白天25℃,夜間15℃,不能低于10℃。茄子苗齡多在80天以上,由于苗齡長(zhǎng),后期易脫肥,可采用0.3%磷酸二銨根外追肥。
茄子定植前的準(zhǔn)備:
整地施肥:畝施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5000千克,糞土混勻耙平,并按55厘米行距開10-15厘米深的定植溝。畝施磷酸二銨20千克,硫酸鉀30千克,施肥后覆土5厘米(要躲開滴水線)。
定植:以25-30厘米株距擺苗(注意避免苗坨破碎引起的緩苗慢),隨后在溝內(nèi)澆足定植水,滲后培土成壟。第二天覆膜,用1.0-1.2米寬地膜,一次扣兩壟,拉成與壟同長(zhǎng),然后用刀片在每個(gè)植株位置劃成縱口,將苗從口中引出,最后拉緊地膜,用土壓嚴(yán),封好定植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