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紅薯需在移栽種植前兩個月我們就要進行育苗。春薯一畝地種植密度為3500~4000株,夏薯一畝地的種植密度應(yīng)適當高一些。如果是春天種植紅薯的話,我們選擇在一月下旬的時候育苗;如果是想要在秋天種植紅薯的話,我們可以選擇在六月中下旬育苗。我們可以選擇一次性育苗,當然也可以進行分次的繁殖。有些紅薯它的品種好,播種好以后抗病蟲能力強,播種以后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出芽,但是有些則相反。所以我們要選取那些形狀比較均勻,外表光滑,無傷痕的中型種薯做種。我們在對種薯進行催苗之前,需要用一定低濃度的消毒液對種薯進行浸泡,這樣子可以提高其抗病害的能力,浸泡的時間為兩個小時。
栽植時間以當?shù)貧鉁胤€(wěn)定在15度以上即可栽植春紅薯,而夏栽紅薯不受溫度影響,但要盡早栽植;栽植數(shù)量要區(qū)分高低肥力地塊,高肥地塊一畝建議3000株,中低肥地塊3500株,如果是山區(qū)丘陵地塊建議4000株栽插深度建議3--6公分,從頂端片葉算,由上往下,第3節(jié)到第5節(jié)入土,無論是任何的土質(zhì),都必須澆水,以保證薯苗成活,查漏補缺,在栽植后3天就要查苗補苗,選擇在下午4點之后進行,如果是缺水造成的死苗要及時澆水,如果是蠐螬等害蟲造成的,同時要拌,可以使用辛硫磷+炒熟的麩皮撒施到行間。為了制作種薯或新鮮的可食用的甘薯,你應(yīng)該選擇在溫暖和陽光充足的天氣中采取計劃,并在中午在田間干燥。
薯苗受害,幼莖地下部分或莖基部產(chǎn)生梭形或長圓形稍凹陷的黑斑,逐漸向地上蔓延,成為縱長病斑,繼續(xù)擴大使幼苗莖基部全部變黑。產(chǎn)品暢銷東北,華北,西北等12個省市,100多個縣市均實現(xiàn)了的發(fā)展。病苗定植不久,葉片變黃,植株矮小,后病株地下部腐爛。薯塊受害,病部呈圓形或近圓形凹陷膏藥狀病斑,堅實且輪廓清晰,中部生灰色霉層或黑色毛狀物,嚴重時病斑融合成不規(guī)則形。病菌深入薯肉下層,使薯肉變成黑綠色,味苦。病部木質(zhì)化、堅硬、干腐。薯塊發(fā)病多在傷口處開始,初期薯塊無明顯變化,以后組織變褐腐爛。如果發(fā)病條件適宜,整個薯塊幾天內(nèi)即可全部腐爛,薯皮時,流出黃褐色酒味汁液,病薯表面出現(xiàn)灰白色毛霉和黑色小球狀物。如病薯表皮不,待水分蒸發(fā)后,薯塊干皺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