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形態(tài)特征落葉灌木,叢生,1-4米高。小枝淺灰色棕色,疏生毛,后來無,小枝密被短柔毛。葉互生,奇數(shù)羽狀復葉,長10-15厘米,基部有11-25個小葉和線形托葉;葉柄長1-2厘米;小葉橢圓形或橢圓形,長1-4厘米,寬0.6-2.0厘米,先端圓形,銳尖或稍凹,具短而彎曲的穗狀花序,基部寬楔形或圓形,上部或疏生毛,下部被白色短柔毛,具黑色腺點。紫穗槐,豆科落葉灌木,1-4米高。枝棕色,具柔毛,后來無,葉互生,基部具線形托葉,穗狀花序密被短柔毛,花具短莖;花萼疏生毛或很少;在收獲年收獲的新枝不適合種植,因為紫穗槐的一年生枝條很少開花結(jié)果。旗心型,紫色。莢果下垂,稍彎曲,頂端小,呈棕褐色,表面有凸起的疣狀腺體斑點。
紫穗槐的利用價值在于其根系發(fā)達、枝葉繁茂、冠幅大,具有良好的土壤穩(wěn)定和護坡保水保土功能。紫穗槐的新鮮莖葉營養(yǎng)豐富,也是很好的飼料。與此同時,它們也可以作為綠肥來“在饑荒中耕種土地”。紫穗槐種子豆莢厚,油,不容易吸水和發(fā)芽。播種前必須對種子進行處理??梢杂?0-70度的溫水浸泡種子或壓碎和雕刻種皮進行處理。播種方法可以是撒播或穴播,播種深度為1.5-2厘米,播種量為每畝6-8公斤。播種通常在4月中旬開始,土壤濕度適宜,播種后8-10天即可出苗。收入。耐寒、抗旱、耐濕、耐鹽堿、抗風沙、抗病蟲害、抗污染,可生長在荒山、路旁、河岸和鹽堿地上。
槐樹可以在春秋兩季種植。植樹造林的方法因地而異。在冬春季多風、氣候相對干燥寒冷的地區(qū),可在秋季或早春進行封山育林。在氣候溫暖濕潤、風小的地方,春天可以植樹造林?;睒浒l(fā)芽晚,春季孢子開花時造林成活率高。適宜的造林時間是從落葉到土壤。刺槐有高高的樹冠和新鮮的綠葉。當開花季節(jié),綠色和白色相配。它簡單、優(yōu)雅、芳香。根瘤位于根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冬天落葉后,樹枝向上散開,很像剪影,有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味道。刺槐樹皮厚而暗,有許多深裂縫(槐樹樹皮裂縫淺而小)。在旺盛的生長期,樹皮會被撕裂。每畝施腐熟肥料500-750公斤,過磷酸鈣15-20公斤,鈣鎂磷肥15-20公斤,翻土作為基肥,耕深約30cm,土塊破碎、耙平、開溝、開溝,溝寬1-2m。小樹的樹枝上有許多刺,而大樹有許多刺。
刺槐,也稱為金合歡,有廣泛的用途。刺槐在許多行業(yè)中都可以見到:刺槐有根瘤菌,可以固定大氣中的游離氮,為刺槐提供氮營養(yǎng),并改善土壤。目前,刺槐主要用于水土保持林、防護林、薪炭林等。木材堅硬,耐腐蝕,燃燒緩慢,熱值高。刺槐是可食用的;它可以生長在丘陵、山區(qū)、沙灘、干粘土和薄層貧瘠的斜坡、石縫和嚴重水土流失的鹽堿灘涂。刺槐蜜甜,產(chǎn)蜜量高。刺槐形態(tài)變異豐富,其觀賞價值逐漸受到重視,尤其是在立地條件差、環(huán)境污染嚴重的地區(qū),成為不可或缺的園林綠化樹種之一。另外,刺槐適應性強,更耐旱、耐瘠薄,能在石灰性、酸性、中度和輕度鹽堿土壤中正常生長。已在許多貧瘠的地區(qū)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