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釣魚線組的選擇當然,每一種釣法之間,除了所用的漁具的不同,區(qū)別,還是線組的不同。不要以為釣魚就是一根鉤子栓根線好么?!針對題主的情況(實際上也是國內(nèi)主要的情況),我非常推薦新手學習臺釣。1.淡水水域海竿并不實用。2.海竿磯釣之類的靈敏度太差、中魚率低更容易讓新手產(chǎn)生釣魚就是憑運氣的錯覺。
3.目前淡水競技釣是臺釣的天下。當然,臺釣也有很多弊端,目標魚有限(一般集中在鯽、鯉、草),只能釣近水(5.4的漂我都快看不清了,更別說更遠了),不能釣大魚(5KG基本是極限了),不過沒有任何一種釣法是十全十美的。臺釣,無疑是現(xiàn)在諸多釣法中科學不依賴運氣的
適合釣什么魚,什么硬尾的更適合釣什么魚,其實都一樣釣,關鍵是你要經(jīng)常用幾支浮標,用摜了、看摜了,大魚小魚都能釣。當然,純粹是釣小片子要用小標,大肚的翻身快,可以搶速度。不過一般的來說,常用的還是要用細長型的浮標,大肚型的只適合浮釣小魚。也不要相信什么標能過濾貓魚的信號,貓魚少時是通過調(diào)整標與墜的靈鈍來掉魚,說白了就是讓標鈍一點,小信號看不見,大信號才有反應;如果貓魚多了,除非希望大魚進窩能趕走一些,否則乘早走人,換什么標都沒用。
桿越短越好,因為一方面有利于看清標的信號,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持快速拋桿的頻率,可以有更多的餌打入窩中以聚魚,還有人可以輕松許多。當然,大水面和 斜坡形的浜應用長一些的。
調(diào)四釣二是基本的方法,也是實用的方法。其實如果始終不變的話,因為任何一支浮標都會有吸水的問題,釣了一段時間以后其實可能就是調(diào)三釣二或者是調(diào)二釣二了,因此浮標需要不斷的調(diào)整。往上、往下都可以,只要上魚就行(你不會連靈和鈍也不理解吧),所以有時候別人問我調(diào)多少釣多少,我自己也不知道。幾年前在同力爆箱的時候,我有一次甚至是調(diào)一目釣五目(因為下面是魚擠魚,一般的調(diào)標許多假信號,所以就不斷地往上移浮標并加鉛皮,那時候15塊一個小時,基本三小時爆箱,爽?。?。
不要盲目相信什么填加劑,絕大多數(shù)的魚塘只要下面有魚,什么餌下去都吃,沒有魚扔磚頭也
沒用。少數(shù)魚塘由于水比較肥或是專門用飼料喂魚等原因,確實有些偏口,但概率不大,碰到這種情況,的辦法就是問老板拿些喂魚的東西來釣。也不要相信
什么獨門配方,其實用的人的就是的魚餌。
臺釣也有缺點,一是冬天的時候,不如傳統(tǒng)釣長桿細線多打幾個精窩,用紅蟲;二是專門準備釣大魚的時候,不如傳統(tǒng)釣重窩大餌;三是不如傳統(tǒng)釣移動靈活。所以釣了臺釣以后,傳統(tǒng)釣有時還是要玩玩的。
溪流竿的優(yōu)缺點:
節(jié)短,攜帶方便;臺釣竿節(jié)長攜帶不方便;
溪流竿節(jié)多,調(diào)性軟,硬度不高,價格便宜,只適合釣小型魚種,遇上大魚往往喜歡斷竿,特別是所用線組較粗,上魚時與魚回合的較用力過大時,特別愛斷竿。
磯竿又稱手海兩用竿,原主要用磯釣,現(xiàn)又成為淡水釣大魚的必備,磯竿的調(diào)性界于手竿和海竿之間,比海竿要軟,不適合遠投,一般用中小型漁輪,長度一般在3.6米—7.2米之間。
風中垂釣五注意
1. 釣餌要小。無論葷餌(蚯蚓)或素餌,一定要比平時小一點,以便魚兒咬鉤時,能迅速順利地將鉤吞入口腔深處,鉤得牢,當魚兒發(fā)覺有異樣時,想將鉤吐出已非易事。迫使魚兒做出較大的動作,即形成“黑漂”或把漂拱得老高,便于觀察及時提竿得魚。
2. 浮漂露出水面的部分要小,使浮漂露出水面一點點,鮮紅醒目的漂尖,就在水面上,只要有些變化就能看清,有動靜就提竿,提竿得魚。
3. 在下風處下鉤。背風處水中溶氧不足,有風浪處溶氧充足。由于風的吹動,將天然餌料都刮到下風處,餌料豐富,聚集的魚兒也會多。同時逆風看漂比順風容易。
4.注意季節(jié)的變化。冬季氣溫低,魚兒攝食的動作輕微,拱漂幅度小,再加上風浪,魚兒的這一特點尤為明顯,因此在初冬、早春垂釣,只要漂一動就提竿。
5. 也是關鍵的一點,魚兒攝食吞鉤時,漂的反應是猛地往下一頓或是上下抖動,而風浪是使浮漂前后左右晃動,咬鉤與風浪的區(qū)別就在這關鍵的一點上,只要浮漂有動靜,寧可空提幾次,也不可放過一次得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