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滾剪機刀片技術參數(shù)
滾剪刀片、隔套(空隙墊)分隔片,技術參數(shù):
一、刀片外徑:
Φ800
外徑:
Φ100
。厚度值
3mm--60mm
二、隔套(空隙片)厚度值:
0.8mm--200mm
三、平面厚度公役
≤0.003
四、分隔片選材
65Mn外表經(jīng)鍍鉻處理。
五、根據(jù)客戶所分剪不一樣金屬卷板資料及厚度,精選6大品種進口鋼材,八大品種國產(chǎn)鋼材。
六、熱處理選用國內(nèi)搶先設備技術,可選:真空淬火、高頻淬火、鹽爐淬火。
七、質(zhì)控品保三大要素:選材、熱處理、精度。
為了保證焊接質(zhì)量,焊接后的車刀應進行仔細檢查,以便找出缺陷原因加以改進。檢查前,車刀要經(jīng)噴砂或輕輕磨去粘附在刀片表面的焊料和雜質(zhì),并用煤油清洗干凈。檢查的項目和要求如下:
一、檢查焊縫強度:用綠色碳化硅砂輪磨一扇車刀的后面,檢查焊料層的厚度,厚度要求在0.15毫米以下。刀尖支承底面處不能有氣孔和焊料不足現(xiàn)象,焊料未填滿的焊縫應不大于焊縫總長的10%。如有氣孔,在切削時就會使刀片脫落。
二、檢查刀片在刀槽中的位置:如刀片錯位及下垂超過技術條件的規(guī)定.應進行重焊。
三、檢查焊接強度:用木錘或紫銅錘以中等力量敲擊刀片,或以I錘以強力敲擊刀桿,這時刀片不從刀槽中脫落為合格。檢查刀片焊接強度,不一定逐個都檢查,也采用抽查辦法。
四、檢查刀片平整度:刀片上若有明顯的凹坑時,說明刀片過熱變形,應燒下重焊新刀片。
五、檢查裂紋:刀片經(jīng)煤油清洗后,如果刀片有裂紋.煤油便滲透到裂紋中而出現(xiàn)黑線,用肉眼就可以觀察到。也可用10-40倍的放大鏡觀察。
檢查刀片裂紋,也可用顏色探傷法:采用65%的煤油、30%的變壓器油及5%的油調(diào)成的溶液,略加些蘇丹紅。將車刀刀片部分置于該溶液中10-15分鐘,再用清水洗凈,涂上一層白土 (高嶺土),烘千后觀察其表面,若刀片上有裂紋,則溶液的顏色便在白土上顯露出來,用肉眼就可以看到。有裂紋的刀片不能使用,需要重新焊接。
隨著人類生話、出產(chǎn)水平的進步,分條機刀片已不能滿意高功率加工、高質(zhì)量加工以及難加工資料切削的需求。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人們發(fā)明晰鎢鈷類和鎢鈦鈷類硬質(zhì)合金,其常溫硬度達89-93HRA,能接受800-900℃以上的高溫,切削速度可所以刀具的4-5倍以上,因而被敏捷推廣運用。
在時期,因為兵工出產(chǎn)的需求,美、英、蘇、德各國開端有些運用合金刀片;戰(zhàn)完畢后,逐漸擴展運用。50年代初,我國從蘇聯(lián)少量引進硬質(zhì)合金,代替刀具在出產(chǎn)中運用。后來,在蘇聯(lián)幫助下,我國建設了株洲硬質(zhì)合金廠;又自力更生,用本國的技能和力氣,建成了自貢硬質(zhì)合金廠。
通過40年的盡力,合金刀片廠家資料的產(chǎn)值已居世界各國的前列,變成出產(chǎn)分條機刀片的大國,20世紀后半期,工件資料的種類不斷增多,其機械功能不斷進步,工件的批量和加工精度也不斷加大和進步,因而對刀具的運用功能不斷提出更新、更高需求。分條機刀片資料為了習慣新的需求,本身有了更新的開展,呈現(xiàn)了很多新種類,其功能比之過去有了很大的進步。
影響異型刀片耐磨性的因素
影響異型刀片耐磨性的因素主要是硬度、高溫耐熱性和工具材料這幾個方面,下面是詳細的介紹。
1、硬度,是異型刀片材料應具有的基本特征。刀具從工件上切割出切屑,其硬度大于工件材料的硬度。用于切割金屬的工具的切削刃硬度通常高于60HRC。耐磨性是材料抵抗磨損的能力。
2、耐磨性還與摩擦區(qū)的化學成分,強度,微觀結(jié)構和溫度有關,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3、高溫耐熱性,耐熱性是工具材料切削性能的主要指標。它指的是工具材料在高溫條件下保持一定程度的硬度,耐磨性,強度和韌性的能力。
4、工具材料,還應具有抵抗高溫氧化和良好的抗粘附和擴散性的能力,即工具材料應具有良好的化學穩(wěn)定性。良好的熱物理性能和抗熱沖擊性工具材料的導熱性越好,越容易從切割區(qū)域移除熱量,這有助于降低切割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