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內窺鏡探頭怎么選擇呢?
選擇具有金屬保護外殼的探頭。有的探頭外層采用金屬材料,以提高探頭的耐磨性能,可起到保護探頭的作用,選擇這樣的探頭,可以避免在進出管路時磨損探頭。如果待檢產品是硬度低的工件,應選用塑料外層探頭檢測,避免工件被探頭劃傷。
選擇可更換鏡頭并具有可靠連接方式的探頭。這一點也主要是針對視頻內窺鏡,視頻鏡可通過更換不同鏡頭來實現(xiàn)不同的檢測功能,這樣在檢測時可以有更多的靈活選擇。鏡頭通常安裝在探頭的前端,應采用可靠的連接方式(例如雙螺紋結構等),可以確保鏡頭靈活更換的同時、在工作工程中不會脫落。
內窺鏡探頭是內窺鏡中比較重要的部件,而且結構復雜、價格也比較昂貴,工業(yè)內窺鏡的使用實際上就是探頭的使用,是否選擇了合適的探頭,直接影響檢測效果的好快、以及檢測效率的高低。由此可見,選擇工業(yè)內窺鏡探頭非常重要,在實際應用時,除了考慮上面的因素,有時還需綜合考慮環(huán)境溫度、是否接觸腐蝕物質、是否需要導向功能等方面,并做出適宜的選擇。
內窺鏡導向關節(jié)
連接攝像頭和視頻內窺探頭插入管的是導向關節(jié)。導向關節(jié)可以根據(jù)控制信號向各個方向轉動,以便探頭收集到不同方向的表面狀況。導向是由安裝在探頭內四根鋼絲或鎢絲來實現(xiàn)的,通過調節(jié)這四根絲線松緊從而控制探頭端部向不同位置的轉動。有些具備導向功能的探頭還具有防轉向過載功能,保證探頭在轉向時如觸碰其他物體,能自動停止或放松,不會因為強制導向而損傷導向和探頭。
內窺鏡的測量功能
工業(yè)內窺鏡除了可以通過圖像反映被檢對象的狀況外,還應該具有測量功能,能夠對表面缺陷、縫隙、深度、面積等進行定量測量,從而有助于檢測人員根據(jù)量化的數(shù)據(jù)做出更為準確的決策。可應用于工業(yè)內窺鏡的測量法包括∶比較測量、陰影測量、雙物鏡測量、3D測量等。比較測量是基于檢測圖像中一個已知的參考尺寸,以相同的視圖和平面來測量其他的物體﹔陰影測量則是通過陰影鏡頭在檢測物體上投影,然后根據(jù)產生的陰影位置確定待測距離的長短;雙物鏡測量法使用雙物鏡立體測量鏡頭,從不同角度對同一目標進行立體測量,需要用計算機算法來分析用戶光標的位置,用三角幾何方法獲得的準確測量結果。
熒光滲透檢測的工作原理
首先在零件表面施涂含有熒光染料的滲透劑,由于毛細作用,滲透液會逐漸滲透進表面開口缺陷中﹔然后去除零件表面多余的滲透液,再在零件表面施涂顯像劑;那么同樣由于毛細作用,顯像劑將吸引缺陷中保留的滲透液,滲透液回滲到顯像劑中,在一定的光源(熒光探照燈)下,缺陷處的滲透液痕跡就會顯現(xiàn)出來,從而檢測出缺陷的形態(tài)及分布。可以看出熒光滲透檢測技術在檢測工件外表面時非常方便,但是對于復雜腔體的內表面、鑄造零件內表面或者是管路內表面進行檢測時,往往由于熒光探照燈的尺寸過大而無法深入待檢區(qū)域。而與工業(yè)內窺鏡,特別是工業(yè)視頻內窺鏡技術的結合,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