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譯成漢語的被動語態(tài)
英語中的許多被動句也可以翻譯成漢語的被動句,句中經(jīng)常使用漢語中表示被動意義的一些標(biāo)志詞,如“被”、“給”、“遭”、“挨”、“為……所”、“使”、“由……”、“受到”等。例如:
1)These signals are produced by colliding stars or nuclear reacti in outer space.
這些訊號是由外層空間的星球碰撞或者核反應(yīng)所造成的。
2)Over the years, tools and technology themselves as a source of fundamental innovation have largely been ignored by historians and philosophers of science.
多年來,工具和技術(shù)本身作為根本性的源泉在很大程度上被科學(xué)史學(xué)家和科學(xué)思想家們忽視了。
3)For a long period to come, most of China’s elderly will continue to be provided for by their families.
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中國的老年人仍舊要由他們的家庭來贍養(yǎng)。
同位語從句
能接同位語從句的名詞主要有:belief(相信),fact(事實),hope(希望),idea(想法,觀點),doubt(懷疑),news(新聞,消息),rumor(傳聞),conclusion(結(jié)論),evidence(證據(jù)),suggestion(建議),problem(問題),order(命令),answer(回答),decision(決定),discovery(發(fā)現(xiàn)),explanation(解釋),information(消息),knowledge(知識),law(法律),opinion(意見,觀點),truth(真理,事實),promise(承諾),report(報告),thought(思想),statement(聲明),rule(規(guī)定)等。對于客戶的情報、信息,本公司按照以下方針嚴(yán)格執(zhí)行:1、對于從客戶處得到的情報、信息,嚴(yán)格按照保密準(zhǔn)則,在業(yè)務(wù)完成之前妥善保管。
1.一般來說,同位語從句可以直接翻譯在主句后面。
He expressed the hope that he would come over to visit China again.
他表示希望再到中國來訪問。
2.有時候在翻譯同位語從句時,可以將其放在所修飾的名詞前面,相當(dāng)于前置的修飾語,但不一定使用定語的標(biāo)志詞“的”。這種情況下,同位語從句都是比較簡單。
The rumor that he was arrested was unfounded.
關(guān)于他被1捕的傳聞是沒有根據(jù)的。
3.增加“即”(或者“以為”)這樣的詞來連接,或用冒號、破折號直接分開主句和同位語從句。
But this does not in any way alter the fact that they are now,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irrational.
但這卻絲毫改變不了這樣一個事實,即從實用的觀點來看,他們今天仍是不合理的。
We have reached the conclusion that practice is the criterion for testing truth.
我們已經(jīng)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biāo)準(zhǔn)。
Not long ago, the scientists made an exciting discovery that this waste material could be turned into plastics.
不久前,科學(xué)家們獲得一個令人振奮的發(fā)現(xiàn)――可以把這種廢物變成塑料。
英語翻譯中直譯的誤區(qū)
直譯是一種重要的翻譯方法,它有不少優(yōu)點,例如,能傳達(dá)原文意義,體現(xiàn)原文風(fēng)格等。據(jù)估算,大約70%的句子要用直譯方法來處理,所以直譯廣為譯者采用,由此可見直譯法之重要。但是,直譯具有一定局限性。例如譯文有時冗長羅唆,晦澀難懂,有時不能正確傳達(dá)原文意義,有時甚至事與愿違。所以,如果不顧場合,不顧中外兩種語言差異,一味追求直譯,就必然闖紅燈,進(jìn)入誤區(qū),造成誤譯。直譯之所以有誤區(qū),是因為語言形式與內(nèi)容,句子表層結(jié)構(gòu)與深層意義有時不統(tǒng)一;⑷Practicallyeveryriverhasanupper,amiddleandalow2erpart。另一方面,中外文化歷史背景不同,造成了不同思維方式和不同語言表達(dá)形式。不少人批評過直譯硬譯,指出過直譯有局限性,但是直譯到底有哪些局限性,它都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英語直譯至少有五大誤區(qū),明確這些誤區(qū),就要在翻譯中避免一些錯誤,就可在直譯行不通地的方采用意譯。
一、否定句型中直譯誤區(qū)
英語中有一些一些句型不能完全采用直譯法進(jìn)行翻譯,否則,就會造成誤譯,甚至與原意背道而馳,下列幾種否定句型值得注意:
1、部分否定句型,這種句型不同于漢語思維形式。
I do not know all of them.
誤:對他們我都不認(rèn)識。
正:對他們我不是個個都認(rèn)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