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冷鮮肉較好3天吃完。冷鮮肉也叫排酸肉,是平時吃得較多的肉,即屠宰后24小時內(nèi)將肉的溫度降至0℃~4℃,并冷藏銷售。這種肉現(xiàn)買現(xiàn)吃,如果當天沒吃完,可在0℃~4℃的環(huán)境下冷藏,3天內(nèi)吃完。如果放入冰箱冷凍室,應在1個月內(nèi)吃完。
熱鮮肉別超過1天。熱鮮肉即屠宰后去掉內(nèi)臟,不經(jīng)過任何冷藏、冷凍,直接拉到市場賣的肉。按要求,這種肉買回后當天就應吃完,因為高溫下,微生物很容易污染肉類并快速生長繁殖,安全性相對較差,夏季尤其如此,可能早上買的肉晚上就出現(xiàn)異味。
干燥法
干燥法也稱脫水法,主要是使肉內(nèi)的水分減少,阻礙微生物的生長發(fā)育,達到貯藏目的。各種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都需要適宜的含水量,一般來說,至少需要40%~50%的水分。如果沒有適當?shù)乃趾?,微生物就不能生長繁殖。豬肉的水分含量一般在70%以上,應采取適當方法,使含水量降低到20%以下或降低水分活性,才能延長貯藏期。
肉的冷卻和冷凍是在吊掛條件下進行的,所占庫位較大。為了較長時間貯存,冷凍肉可移入冷藏庫堆垛存放。冷藏庫的溫度,要求低于-18℃,肉的中心溫度保持在-15℃以下。冷藏時,溫度越低,貯藏時間越長。在-18℃條件下,豬肉可保存4個月;在-30℃條件下,可保存10個月以上。貯藏肉類的冷庫,應符合衛(wèi)生要求,每批產(chǎn)品入庫前要進行清理、消毒。存放時,不同肉類產(chǎn)品要隔離存放,防止互相串味而影響質(zhì)量。
豬肉在我們?nèi)粘I钪惺潜夭?可少的,價格也比較適中,牛肉、羊肉等肉類的價格就比較貴些。豬肉用來爆炒或做餡都是比較好吃的。我們經(jīng)常都要去買豬肉,可是我們知道怎樣才能挑選到好的豬肉嗎?現(xiàn)在我就來分享一篇經(jīng)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方法/步驟
看肥肉和皮的厚度。
如果是肥肉比較厚,皮又比較薄的豬肉說明宰殺的豬比較大,一般比較好吃,且不會有餿味;如果是肥肉很薄、皮比較厚,那味道一般不怎么好。所以,選擇豬肉時,我們可以選擇肥肉比較厚而皮比較薄的的來買。
看顏色。如果顏色比較光亮,呈鮮紅色,那說明豬肉比較新鮮;如果顏色暗紅,則說明可能是隔夜的。所以,要想挑選到好的豬肉,可以選擇顏色比較光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