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莎豆
(Chufa)又名油莎草、虎堅果(Tiger nuts)、油、糖根果、地下板栗或地下核桃等,原產(chǎn)于非洲及地中海沿岸國家,屬禾本科一年生植物。隨著人們對油莎豆的深入研究,其又被譽為、高產(chǎn)、綜合利用價值很高的油、糧多用新型作物,并被列為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tǒng)(BLSS)主要糧食作物的候選者之一,在主要作物職能是為乘員提供植物油。當(dāng)然,油料作物物種有很多,比如花生、芝麻等,那么為何會選擇油莎豆呢?

首先,
油莎豆相較于其他油料作物更易栽培,對環(huán)境條件要求不苛刻。我國南北各地的沙灘、丘陵、林間等均可種植,且抗旱抗?jié)场⒁追N易管,可以單種也可以與其他作物套種。其播種、管理、收獲、貯藏與花生相似,喜光、好氣、耐旱、抗鹽堿,同時對光周期、溫濕度等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不嚴(yán)格,年均氣溫在20oC以上即可。整個生長周期為130天左右,病蟲害很少[1],是目前油料作物中產(chǎn)量的作物[2]。
油莎豆還有一些缺點。它是采摘地下核狀根莖果,果實表面有須狀細根且凹凸褶皺,果皮堅硬,這些均增加了油莎豆的食用加工難度。為了便于清洗,減少清洗過程的耗水量,系統(tǒng)內(nèi)采用水培的方式種植油莎豆。采摘后的油莎豆,可鮮食,亦可干燥后食用。目前還無小型且適用于系統(tǒng)內(nèi)的榨油機,因此,為了提高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吸收利用效率,經(jīng)過一系列摸索和嘗試后,我們選擇料理機全豆打漿,之后用高壓鍋煮沸,這樣顆顆堅硬的油莎豆果就成了香甜可口的油莎豆粥。我們每每喝粥時,均有和大家分享的沖動,因為粥的味道太美了。你是否有想來一碗的沖動呢?不妨一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