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工業(yè)內窺鏡測量功能的校驗步驟說明
1.準備工作
校驗工作開始之前,準備好主機、探頭,以及測量鏡頭和基準模塊。
2.探頭插入基準模塊的方法
隨機配備基準模塊包含兩個插入孔,一個用于前視測量鏡頭(即黑色鏡頭);一個用于側視測量鏡頭(即藍色鏡頭)。
3.開始校驗
將探頭插入基準模塊后點擊操作面板上的ENTER鍵,進行抓取照片。
應該如何選擇工業(yè)內窺鏡探頭呢?
利用工業(yè)內窺鏡進行內窺檢測時,通常將探頭伸入到被檢對象內部進行探查,從而檢測人員可以看到視線無法到達的管道深處、容器內部等。在檢測的過程中探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由于管道、深孔等檢測環(huán)境的特殊性,在檢測前應該選擇合適的探頭,這樣才能在保證檢測效果的同時,保證探頭壽命,避免不必要的損傷。
1.選擇合適直徑的探頭。根據(jù)探頭的結構原理,探頭直徑越大,采用的透鏡尺寸越大,圖像的清晰度越好,那是不是在能夠進入檢測場所的情況下探頭直徑越大越好呢?并非如此。探頭直徑越大,長度越長,進入管路后的間隱越小,進出的阻力越大,越容易卡住損壞探頭。因此,對內徑均勻的管路、孔洞,選擇的探頭直徑一般不大于管路、孔洞內徑的4/5;彎曲、內徑不均勻的管路、孔洞,選擇的探頭直徑一般不大于管路、孔洞小內徑的2/3。探頭進入產(chǎn)品長度越長時,應相應選擇直徑較細的探頭。
⒉選擇工業(yè)內窺鏡探頭還應考慮小彎曲半徑,應選擇小彎曲半徑小于待檢產(chǎn)品彎曲半徑的探頭。光纖鏡、視頻鏡等柔性探頭一般都有一個小彎曲半徑,如果探頭的小彎曲半徑大于產(chǎn)品彎曲半徑,那么很有可能在彎曲時造成探頭內光纖折斷。
3.選擇探頭前端可以順利進出檢測場所的探頭。這一點主要是針對視頻內窺鏡的,視頻鏡前端通常有一段金屬硬質端頭,用于透鏡及CCD等光電轉換元件安裝、固定。選擇探頭時應保證硬質端頭在彎曲管路內能夠安全通過,避免出現(xiàn)在探頭退出時被卡住的情況。
內窺鏡影響圖片質量因素
這一因素主要是從后期分析的角度考慮的。檢測人員現(xiàn)場查看圖像后,往往需要存儲圖像以供后期用于比對分析。有的圖像存儲格式,可能會產(chǎn)生圖像失真,導致后期分析人員調出已存儲圖像進行分析時,圖像不如檢驗現(xiàn)場看到的效果清晰,無法辨識現(xiàn)場狀況。比JPEG格式更優(yōu),因為JPEG引入了壓縮,存儲后的圖片往往不清晰,辨識度降低。
手持便攜內窺鏡優(yōu)勢
如果采用一體化手持便攜設計的工業(yè)內窺鏡產(chǎn)品,上述情況將大為改觀,由于顯示器、手持機和主機都集成在一起,而且重量輕巧,采用手持便攜設計,那么檢測人員只需手持設備即可快速進行檢測、實時查看檢測圖像,并且可以靈活更換檢測地點。免去了反復搬運、安置顯示器的繁瑣操作,大大減少檢測人員的工作量,使得檢測人員可以把全部精力放在管理探頭、查看檢測圖像上,明顯提升檢測效率。這里只是給出了一個小例子,實際上檢測環(huán)境多種多樣、非常復雜,有可能需要檢測人員攀爬到高空,也可能是在野外工作,無論是什么樣的工作環(huán)境,工業(yè)內窺鏡具有一體化手持便攜設計,無疑都會減輕檢測人員的體力負擔,提升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