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在大多數的化工回轉窯設備的煅燒中,隨著P值的提高,為了避免粘散料現象的出現只需要將熟料的幾個參數進行合理控制,就能促進水泥以及外加劑對于窯的適應,系統(tǒng)就可以平穩(wěn)的運轉,熟料的品質以及產量也會更加好。
因此對于化工回轉窯粘散料現象的控制非常的有必要,當我們發(fā)現要發(fā)生粘散料現象時需要趕緊降低窯爐運轉速度,采取相對應的措施使得窯爐盡快恢復正常。
回轉窯的主要結構由七部分組成:
一、窯頭部分
窯頭是回轉窯出料部分,直徑大于回轉窯直徑,通過不銹鋼魚鱗片和窯體實現密封,主要組成部分有檢修口、噴煤嘴、小車、觀察孔等部分構成。
二、窯體部分
它是窯爐的主體,通常有30~150米長,圓筒形,中間有3~5個滾圈。筒體多由工廠加工成3~10段,由大型卡車運輸到目的地后焊接而成。其中滾圈部分也俗稱(胎環(huán))由鋼水澆鑄而成,滾圈部分窯體由于承重所以比其他部分窯體鋼板稍厚。支撐拖輪,也是窯體的一部分和滾圈對應與地基相連,是整個回轉窯的承重支柱。通常一組托輥,由兩個托輥和兩個擋輪組成。在正常運轉時里面要鋪上耐火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