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水性工業(yè)涂料有哪些常見的干燥方式?
烘烤型
如果是這種方式來干燥水性工業(yè)漆,基本上要在一定的穩(wěn)定條件之下才能夠固化成膜,目前來說低溫烘烤的溫度一般來說要控制在100攝氏度以下,中溫烘烤的溫度在100攝氏度到180攝氏度之間,高溫烘烤的溫度在180攝氏度以上,而且低溫烘烤并不是固化成膜的一種條件,只不過是加快表面干燥提升性能的一種方式和方法。如果要通過中文烘烤的話,那么這種情況下已經(jīng)成為了固化成膜的條件,所以說烘烤的時間通常來講都是在30分鐘以下。
紫外線干燥
在水性涂料中含有少量的光敏劑,在紫外線的映照下,光敏劑吸收特定波長的紫外線,合成產(chǎn)生活性基團(tuán),引發(fā)成膜物質(zhì)的聚合反響,構(gòu)成網(wǎng)狀構(gòu)造而使涂層固化。紫外線固化具有涂層固化速度快、涂膜質(zhì)量好等特性。但是。此種辦法只能用來枯燥水性涂料,并且只能枯燥成平板狀的家具涂飾板件。
熱空氣干燥
熱空氣枯燥是采用對流原理,以溫度為40~60℃的熱空氣為載熱體,將熱能傳送給工件外表的涂層,涂層吸收能量后固化成膜的加熱枯燥辦法。常用電或蒸汽作為熱源,先使空氣加熱,熱量經(jīng)過對流方式由熱空氣傳送給涂層外表,使涂層得到快速枯燥。
紅外線干燥
紅外線固化具有固化速度快、升溫疾速、固化質(zhì)量好等優(yōu)點(diǎn),但用紅外加熱枯燥涂層時,涂層存在著明顯的溫度梯度,它的枯燥是由外表向內(nèi)部延伸的,這就使得它不合適用于枯燥較厚的涂膜;紅外線枯燥只能加熱紅外線可以映照到的區(qū)域,不能用來枯燥平面的物件。
油漆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法——漆膜脫落、剝落、起皮
(1)底、面漆不配套,造成層間附著力欠佳。
(2)物面不潔,沾有油污、水份或其它污物。
(3)物面處理不當(dāng)。如木材表面未經(jīng)打磨就嵌刮膩?zhàn)踊蛏掀幔姑嫫岬挠头直黄湮斩斐擅撀?,木材表面未?jīng)有效的封閉。
(4)底層未干透即涂面漆,日久因底層面層收縮率不一致而開裂,從而影響層間附著力。底漆太堅硬或底漆很光滑,未經(jīng)打磨就直接涂裝面漆。
(5)施工溫度過低。
其相應(yīng)的解決方法:
(1)選擇配套的底漆、面漆。
(2)基材表面處理時要把油污、水分或其它污物清理。
(3)基材要經(jīng)過打磨、修整再嵌刮膩?zhàn)印5灼犴毟赏负蟛⒔?jīng)打磨,方可涂覆(刷、輥、或噴)面漆,以增加層間附著力。
(4)多次施工時,重涂時間要間隔充分,待下層充分干燥后再施工第二遍;
(5)在正常室溫內(nèi)噴涂。
油漆中的流掛問題的解決方法
一般有五種原因:
(1)稀釋劑過量,使粘度低于正常施工要求,漆料不能附在物體表面下墜流淌。
(2)施工場所溫度太低,涂料干燥速度過慢,而且在成膜中流動性又較大。
(3)選用的漆刷太大、毛太長、太軟或刷油時蘸油太多,刷漆太多,使漆面厚薄不一,較厚處就要流淌。
(4)刷涂面凸凹不平或物體的棱角、轉(zhuǎn)角、線角的凹槽處,容易造成刷涂不均、厚薄不一,較厚處就要流淌。
(5)被刷涂表面不潔,有油、水等污物,刷涂后不能很好地附著而流淌。
了解了流掛的現(xiàn)象及其成因后,我們再來具體說說解決方法:
(1)選用優(yōu)良的油漆材料和適量的稀釋劑。
(2)施工環(huán)境溫度和濕度適宜。
(3)選用的漆刷、刷毛要有彈性,根粗而梢細(xì),鬃厚而口齊。油刷蘸油應(yīng)少蘸勤蘸。
(4)在施工中應(yīng)盡量使基層平整,磨去棱角。刷涂時,用力刷勻,先豎刷,后橫刷,不要橫涂亂抹。在線角、棱角處要用油刷輕輕按一下,將多余的油漆蘸起刷開,以免漆膜過厚而流淌。
(5)清理干凈被涂表面的磨屑、油、水等雜物。
(6)當(dāng)漆膜未干燥,在一個邊或一個面部分油漆有流墜時,可用鏟刀將多余的油漆鏟除后,再刷一遍。如漆膜已干燥,對于輕微的流墜,可用砂紙磨平,對于大面積流墜,采用水磨,效果比較好,但只能手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