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電磁屏蔽
在電子設備及電子產(chǎn)品中,電磁干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能量通過傳導性耦合和輻射性耦合來進行傳輸。為滿足電磁兼容性要求,對傳導性耦合需采用濾波技術,即采用EMI濾波器件加以抑制,對輻射性耦合則需采用屏蔽技術加以抑制。⑴當干擾電磁場的頻率較高時,利用低電阻率的金屬材料中產(chǎn)生的渦流,形成對外來電磁波的抵消作用,從而達到屏蔽的效果。在當前電磁頻譜日趨密集、單位體積內(nèi)電磁功率密度急劇增加、高低電平器件或設備大量混合使用等因素而導致設備及系統(tǒng)電磁環(huán)境日益惡化的情況下,其重要性就顯得更為突出。屏蔽是通過由金屬制成的殼、盒、板等屏蔽體,將電磁波局限于某一區(qū)域內(nèi)的一種方法。由于輻射源分為近區(qū)的電場源、磁場源和遠區(qū)的平面波,因此屏蔽體的屏蔽性能依據(jù)輻射源的不同,在材料選擇、結構形狀和對孔縫泄漏控制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在設計中要達到所需的屏蔽性能,則需首先確定輻射源,明確頻率范圍,再根據(jù)各個頻段的典型泄漏結構,確定控制要素,進而選擇恰當?shù)钠帘尾牧希O計屏蔽殼體。
電磁屏蔽(electromagnetic shield )是指利用導電材料或鐵磁材料制成的部件對大容量汽輪發(fā)電機定子鐵心端部進行屏蔽,以降低由定子繞組端部漏磁在結構件中引起的附加損耗與局部發(fā)熱的措施。電磁屏蔽電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縮寫EMC,就是指某電子設備既不干擾其它設備,同時也不受其它設備的影響。在通信方面屏蔽就是對兩個空間區(qū)域之間進行金屬的隔離,以控制電場、磁場和電磁波由一個區(qū)域對另一個區(qū)域的感應和輻射。具體講,就是用屏蔽體將元部件、電路、組合件、電纜或整個系統(tǒng)的干擾源包圍起來,防止干擾電磁場向外擴散;用屏蔽體將接收電路、設備或系統(tǒng)包圍起來,防止它們受到外界電磁場的影響。
電磁屏蔽技術
電磁屏蔽就是以金屬隔離的原理來控制電磁干擾由一個區(qū)域向另一區(qū)域感應和輻射傳播的方法。屏蔽一般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靜電屏蔽,主要用于防治靜電場和恒定磁場的影響,另一類是電磁屏蔽,主要用于防止交變電場、交變磁場以及交變電磁場的影響。
想了解更多產(chǎn)品信息您可撥打圖片上的電話進行咨詢!凌赫高科竭誠為您服務!
電磁屏蔽的基本要點
靜電屏蔽應具有兩個基本要點,即完善的屏蔽體和良好的接地。電磁屏蔽不但要求有良好的接地,而且要求屏蔽體具有良好的導電連續(xù)性,對屏蔽體的導電性要求要比靜電屏蔽高得多。磁屏蔽的原理是由屏蔽體對干擾磁場提供低磁阻的磁通路,從而對干擾磁場進行分流,因而選擇鋼、鐵、坡莫合金等高磁導率的材料和設計盒、等封閉殼體成為磁屏蔽的兩個關鍵因素。因而為了滿足電磁兼容性要求,常常用高導電性的材料作為屏蔽材料,如銅板、銅箔、鋁板、鋁箔、鋼板或金屬鍍層、導電涂層。在實際的屏蔽中,電磁屏蔽效能更大程度上依賴于機箱的結構,即導電的連續(xù)性。機箱上的接縫、開口等都是電磁波的泄漏源。穿過機箱的電纜也是造成屏蔽效能下降的主要原因。解決機箱縫隙電磁泄漏的方式是在縫隙處用電磁密封襯墊。電磁密封襯墊是一種導電的彈性材料,它能夠保持縫隙處的導電連續(xù)性。常見的電磁密封襯墊有導電橡膠、雙重導電橡膠、金屬編織網(wǎng)套、螺旋管襯墊、定向金屬導電橡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