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要想穩(wěn)定血糖應該遵循哪些飲食原則呢?
一、按順序吃
當我們人體處于比較饑餓的狀態(tài),細胞見到什么營養(yǎng)都會快速吸收,如果先吃蛋白質和脂肪以及維生素等,那么后來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就不會很快的被人體吸收利用了,碳水化合物吸收比較慢,那么血糖自然就會變得平穩(wěn)起來。所以人是先吃蔬菜和豆制品,然后再吃主食,這種進食方法不會引起餐后血糖迅速上升。
二、喝水時間
人在吃飯之前應該先喝一點湯,或者先喝一點水在吃飯過程當中,不能夠喝水和喝湯,在飯后一小時內也不能夠喝水,這樣就能夠讓血糖平穩(wěn)。如果邊吃飯邊喝水或者邊喝湯的話,就會引起食物溶解過快,會導致餐后血糖迅速上升。人正確的喝水方式是飯前半小時喝水,吃飯之后兩小時左右再喝水。
三、少吃多餐
我們每個人一日三餐的餐后血糖是不會相同的,有的人早餐吃后血糖很穩(wěn)定,那么早餐量就可以調整為一天的2/5,如果空腹血糖比較難控制的話,那么晚餐就可以調整為一天的1/5,應該靈活掌握每餐的進食量。人的飲食應該保持定時定量和少食多餐的原則,可以把一天三餐分為5到6次用餐,這樣更有利于病情的穩(wěn)定。
四、互相搭配
人的飲食也應該做到飲食結構多樣化,食物的種類不如要太過單一,否則容易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而且要做到葷素搭配均衡,在平時應該避免過度吃肉,但是也不能夠完全不吃肉,每天吃二兩肉,這樣能夠滿足身體的營養(yǎng)需求。人每天的飲食應該有粗糧和細糧,粗糧的升糖指數(shù)是比較低的,而且富含礦物質和膳食纖維以及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所以每天都應該吃粗糧。
人除了應該堅持上述四種飲食原則之外,在平時還應該堅持運動,運動療法對于人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運動,不僅能夠減輕體重,利于血糖的穩(wěn)定,而且能夠提高人整體素質水平。所以人只要堅持合理的飲食和正確的運動,就能夠使血糖平穩(wěn)而減少。
各個年齡段血糖控制標準
患者都知道長時間維持穩(wěn)定血糖的重要性,但不同的患者往往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我的血糖究竟應該控制在多少呢?”的確,血糖控制個體化的特征非常明顯,不同年齡、不同病程、不同的發(fā)生程度,都會導致方案與血糖控制狀況的差異。
的診斷標準:
具有的明顯癥狀,如多飲,多食,多尿,身體消瘦,乏力明顯等,隨機血糖大于11.1mmol/L,重復測量一次仍超過11.1mmol/L,可以確診.
不管有無的明顯癥狀,空腹血糖大于7mmol/L,重復測量一次仍超過的,可不做糖耐量試驗,就確診。
指標是多少
如果兩次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可確診.(排除應激狀態(tài)外,如,外傷).正常的空腹血糖3.89-6.1 mmol/L,正常人餐后2小時血糖小于7.8mmol/L,如果餐后2小時血糖大于等于7.8mmol/L,又小于11.1mmol/L,為糖耐量減低.餐后2小時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考慮為(需另一天再試).(排除應激狀態(tài)外,如,外傷).這時就要正規(guī)。
各年齡段血糖(糖化)標準
兒童:糖化7.5%以下
需要兼顧血糖控制和青少年兒童的生長發(fā)育,0~6歲兒童,空腹血糖5.56~10.0mmol/L之間,餐后兩小時血糖6.11~11.1mmol/L之間,糖化血紅蛋白7.5~8.5%之間。
6~12歲兒童,空腹血糖在5.0~10.0mmol/L,餐后5.56~10mmol/L,糖化血紅蛋白小于8.0%。
13~19歲青少年,空腹血糖5.0~7.22mmol/L;餐后兩小時血糖5.0~8.33mmol/L,糖化血紅蛋白小于7.5%。
餐后血糖正常值范圍應該是怎樣?現(xiàn)在人群越來越多,如何控制血糖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尤其是餐后血糖容易不穩(wěn),所以餐后血糖的控制很是重要。那么如何控制餐后血糖高呢?
人如何做到在餐后血糖正常值范圍?
首先平時血糖得控制好,按時吃,也可吃些的原珍向天果。原珍向天果是植物果實,能夠促進胰島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濃度,效果不錯,對身體不會有副作用,還可以和藥一起吃,所以說平時吃點這個控糖也是不錯的。
餐后血糖控制主要是控制能量總量,若食用淀粉含量高的土豆、山藥、紅薯類食物,則需要相應地減少主食的攝入量。
多吃粗糧,如薯類豆類,少吃些粘性的食物,像糯米、年糕、粽子類的食物。
多吃綠葉蔬菜,少油烹飪,既能抵御饑餓,又能補充各類營養(yǎng)物質。烹飪時少油少鹽,油控制在每天25克以內為好。
進餐時應細嚼慢咽,這樣就不會使得大量的葡萄糖同時進入到血液中。主食搭配蔬菜一起吃。平時也可適量的吃些堅果,可增加飽腹感,延緩血糖上升。
餐后適當運動,可收拾下餐桌,掃掃地,既利于控糖,有助消化,一舉兩得。
后,小編來科普一下全血糖血糖值與血漿血糖值。血漿血糖值是指去除血細胞之后測出來的血糖值,即是在醫(yī)院靜脈抽血測出來的值。而全血血糖值則是人們用在手指上取血測出來的值。操作正確的情況下,全血血糖值會相對比血漿血糖低。
身患,這5種食物少吃,以免會給自己健康“添堵”
1、辛辣食物患者大多易挨餓,口渴時易多飲,陰虛、干熱屬性的食物就需要少吃,比如辣椒、生姜、芥末、胡椒等辛辣食物性熱,會加重干燥,所以患者應避免食用這種調味料。
2、堅果類的食物
包括瓜子,花生,核桃,碧根果,開心果,杏仁等,這些食物含熱量比較高,含脂肪也很高,進食太多會對血糖造成明顯的影響。
3、高脂食品
高脂食品及高膽固醇類食品?;颊呷菀壮霈F(xiàn)高脂血癥,這是導致多種慢性的基礎,因此必須嚴格限制膽固醇的攝人量。含膽固醇高的食物有動物油、黃油、奶油、肥肉、動物內臟及腦髓、蛋黃、松花蛋等。
4、精細加工的谷物
一餐中主食(飯)是吃得的食物,他對我們的血糖影響作用。越是精細加工的谷物它的GI就越高,比如白面條GI為82,白米飯為83對血糖的影響越壞。當然烹飪的方法也很關鍵蒸煮較爛的米飯就比干米飯升血糖快,煮粥時間長或是加堿增加黏稠度和口感同時也增加了血糖的血糖快速升高。所以是不適合喝煮的時間長的凈白米粥。
5、油炸的食品
油炸的食品不但熱量高,還含有不健康的反式脂肪酸,對血糖控制非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