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在300多年前生物學家林奈先生先入為主將苦草命名為Vallisneria spiralis L.而成為模式種,在那個陽光明媚的午后,身為校長的他在辦公室整理《植物種志》,也許一只飛鳥落在窗臺,他揮手一趕,鳥兒旋轉離開,他轉眼一看剛畫的草圖,心想,算了,加個spiralis吧,那時候他估計永遠也想不到在今天的中國,苦草不僅沒有因為泛濫而成為生物物種得到控制,反而作為水生態(tài)修復工程里應用廣的沉水植物種遍了華夏各地。
苦草作為沉水植物,是水媒花的典型代表,因而也讓我對它多了幾分關注。
苦草是水鱉科苦草屬沉水草本植物,可依靠匍匐莖進行無性繁殖。葉基生,線形或帶形,長20-200厘米,寬0.5-2厘米,綠色??嗖萦质堑湫偷拇菩郛愔曛参锎苹▎紊?,花梗細長,為了漂到水面上接受花粉,同時應對不同的水深條件,苦草的花梗甚至可以伸長到2米以上。雌花伸出水面后開放,等待花粉的到來。
試驗表明:在硝氮為0-25 mg/L時,苦草和伊樂藻均明顯正增長,且苦草長勢更好;在硝氮為100~200 mg/L時,對其生長有輕微的抑制。
在硝氨≤25 mg/L時,苦草的凈生產力則隨著硝氮濃度的增加而緩慢增加,伊樂藻的凈生產力變化較小,之后兩者均緩慢下降;呼吸作用均無明顯變化。
隨硝氨濃度的增加,兩者的葉綠素含量在波動中緩慢下降,敏感性較低;兩者的可溶性蛋白濃度均為單峰曲線,伊樂藻和苦草的高峰值分別在硝氮為100和25 mg/L。SOD和POD活性的變化總趨勢相近,隨著脅迫濃度增加而增加,但在高濃度和較長時間脅迫下,其活性下降,POD活性比SOD更容易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