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引流
是指依靠吸引力或重力從體腔或傷口引出液體的行為、過程和辦法。臨床上應用的引流管種類很多,多用于導尿、傷口引流、胸腔、腹腔、腦室、胃腸道、膽道引流等。引流的目的是將人體組織間隙或體腔中積聚的液體引導至體外,引流的護理旨在保證引流的有效性,防止術后,促進傷口愈合。在引流護理的過程中要注意保證引流的通暢,妥善固定,詳細記錄引流的顏色、性質和量的變化,以利于對患者病情的判斷。對淚小管斷裂吻合效i果好(無可替代),對淚小管、淚小點狹窄及鼻淚管狹窄等療i效顯著。
操作要點2
3.定時擠壓引流管,引流液多或有血塊則按需正確擠壓,捏緊引流管的遠端,向胸腔的方向擠壓,再緩慢松開捏緊的引流管,防止引流瓶中液體倒吸;如接有負壓裝置,吸引壓力適宜,過大的負壓引起胸腔內(nèi)出血及患者疼痛。
5.引流裝置應保持密閉和無菌,保持胸壁引流口處的敷料清潔干燥,敷料滲出液較多應及時通知醫(yī)生更換。
6.根據(jù)病情需要定時準確記錄引流量。
7.引流瓶內(nèi)無菌生理鹽水每天更換,引流瓶每周更換,床旁備血管鉗,更換時必須夾閉引流管,防止空氣進入胸膜腔引起氣qi胸。
八、腦室、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的護理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1.評估患者意識、瞳孔、生命體征及頭tou痛、嘔吐等情況。
2.觀察引流管內(nèi)液面有無波動,引流液的顏色、性狀、量。
3.觀察傷口敷料有無滲出。
(二)操作要點。
1.保持引流管通暢,標識清楚,防止引流裝置受壓、打折、扭曲。
2.腦室引流瓶(袋)入口處應高于外耳道10~15cm; 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根據(jù)顱內(nèi)壓情況置于床面或遵醫(yī)囑調(diào)整。
3.留置腦室引流管期間,保持患者平臥位,如要搖高床頭,需遵醫(yī)囑對應調(diào)整引流管高度。
4.適當限制患者頭部活動范圍,患者躁動時,可酌情予以約束。
5.記錄24h引流量。
6.定時更換引流裝置。
注意事項2
(4)預防泌尿系統(tǒng)不必要每天行膀胱沖洗,需口擦洗二次,病情穩(wěn)定早拔管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 每日更換尿袋,長期留管者每周更換導尿管一次,留管期間鼓勵患者多飲水。(5)膀胱功能鍛煉: 每日夾管,每3-4h松管一次(用脫水藥例外)(6)預防出血滲尿:插入過淺,部分氣囊緊貼后易引起出血,所以上尿管見尿再進4-5cm后充氣或注水,然后將導尿管向外輕拉至不動即可 ;以棉枝沾濕生理食shi鹽水或煮沸過的水,清潔靠近導尿管口端的導尿管約一吋(2。此時使氣囊正好在內(nèi)口,可有效預防出血或滲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