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大葉黃楊球種植技術方法
【大葉黃楊球種植技術】
一、大葉黃楊球栽培技術:
首先大葉黃楊球須用扦插法繁殖生長,梅雨季節(jié)扦插生根快,扦插于春、夏進行均可,也很容易生存。其次,我們種下在春季或秋季到秋季時,八月和十月間的選擇,等到溫度越來越低,不要忘記建立一個小型的塑料大棚,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第二年后氣候溫暖的四月,那么你就可以不用小塑料棚。
二、大葉黃楊球移植及田間管理:
大葉黃楊球移植多在春季3到4月份進行,大苗要帶土移栽,大葉黃楊球的主要管理工作就是修剪,一年需多次修剪,以促進生長,維持一定樹形。
三、大葉黃楊球種植深度:
栽植深度對大葉黃楊球成活的影響——大葉黃楊球栽植過深,地溫較低,苗木不易發(fā)芽,且不易發(fā)新根。裸根大葉黃楊球綠籬栽植時可高于樹木原土痕3厘米至5厘米,帶土球的大葉黃楊球則應和土球上表皮平齊或略高出土球2厘米左右。
冬青苗在起苗階段需要注意什么
栽種冬青苗的過程分成好幾個階段,搞好未種植前的一連串處理對策是對綠化苗木存活率的合理保障,由此可見,我們需針對早期管理制訂一些管理對策。首先,我們就出圃階段的處理對策做下列分析:
在冬青出圃前,綠化苗木管理人員要做好綠化苗木調(diào)研工作。綠化苗木調(diào)研工作便是觀查綠化苗木的類型、總數(shù)及生長發(fā)育資料,以觀查其是不是滿足出圃規(guī)范。通常情況下,當綠化苗木的上端枝條成長健碩、葉莖圓潤、樹根成長完善、須根較多、沒有顯著害蟲的狀況下,就可以出圃。
通常在冬青休眠狀態(tài)起苗??萑~樹種從秋天枯葉開始到二年春天樹體液開始流動之前為適合起苗時間。對于冬青而言,除所述時間外,也可在多雨季節(jié)起苗。春天起苗要在綠化苗木開始萌芽前進行,可降低植苗程序流程。秋天起苗應在綠化苗木地上部終止生長發(fā)育后進行,這時根莖已經(jīng)在生長發(fā)育,起苗后應立即種植,澆1次透水,二年春天能比較早的開始生長發(fā)育。
起冬青苗前,圃地要澆灌。冬天降雨少,土壤層干躁結塊,起苗較為困難。盡可能選在在起苗前4天左右給圃地澆灌,尤其是枯葉樹種,使綠化苗木在圃地吸足液肥,有較為充裕的水分貯備,由此可見提高栽種后綠化苗木抵抗干旱的能力。
防止冬青球出現(xiàn)葉斑病的方法
人在生病的時候,不僅食欲會變得不好,工作狀態(tài)也會變很差,有些疾病如果太過嚴重,還可能直接導致,所以需要及時。同理,冬青球在染上各類病蟲害現(xiàn)象時,也會有不好的表現(xiàn)。那么,我們可以利用哪些方法來防止其出現(xiàn)葉斑病呢?
1、及時除去病組織,集中燒毀。
2、輪作(溫室內(nèi)可換土)。
3、不宜對植株噴澆。
4、從發(fā)病初期開始噴藥,防止病害擴展蔓延。
常用藥劑有20%硅唑·咪鮮胺1000倍液,38%惡霜嘧銅菌酯800-1000倍液或4%氟硅唑1000倍液,50%托布津1000倍,70%代森錳500倍、80%代森錳鋅400-600倍,50%克菌丹500倍等。要注意藥劑的交替使用,以免病菌產(chǎn)生抗藥性。
預防方案一:20%硅唑·咪鮮胺20ml或41%聚砹·嘧霉胺25ml,兌水15公斤,每7-10天噴1次。
預防方案二:41%聚砹·嘧霉胺20ml 4%核苷類素15ml兌水15公斤,每7-10天1次。
在預防冬青球出現(xiàn)葉斑病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對這類病害的表現(xiàn)癥狀和合適的預防時間有一個簡單的了解,才可以獲得更好的預防效果。一般情況下,葉斑病菌是在病殘體或到地表層越冬,翌年發(fā)病期隨風、雨傳播侵染寄主的,所以在冬季之前的預防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