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激光打印機原理
產生激光的光源,和普通的光源明顯不同。如普通白熾燈光源是通過電流加熱鎢絲的原子到激發(fā)態(tài),處于激發(fā)態(tài)的原子不斷地自發(fā)輻射而發(fā)光。這種普通的光源具有很大的散射 性和漫射性,不能控制形成集中的光束,也就不能應用于激光打印機。激光打印機所需要的激光光束必須具有以下特性:①高方向性。發(fā)出的光束在一定的距離內沒有散射和漫射。②高單色性。純白光由七色光組成。③高亮度,有利于光束的集中并帶有很高的物理能量。另一種是把傳輸的數據存儲在打印機內部的硬盤中,待使用時可隨時打印出來,也稱為“池工作方式”,很多高i檔打印機使用這種工作方式。④高相干性,容易疊加和分離。激光器是激光掃描系統(tǒng)的光源,具有方向性好、單色性強、相干性高及能量集中、便于 調制和偏轉的特點。
數據傳送
打印機與計算機之間的通訊傳送端口有很多種,比較常見的是“串口”或“并口”。EP P/ECP(Enhanced ParalleI Port/Extended Capabilities Port)稱為增強型/擴展型并口?!按凇庇捎谒俣容^慢,一般很少采用。其他如SCSI接口,因速度快,大都用在較高i檔的打印機上。還有的打印機采用視頻接口(VDO)方式與計算機通訊,通訊方式與其他 接口不同,它傳送的不是數據,而是激光束流,速度更快。它的數據是由另外一塊“視頻轉換卡”來完成,但因它與計算機共亨內存,要求計算機有足夠的緩存空間。一般印刷排版行 業(yè)采用此種接口的打印機較多。這組透鏡只有將激光束校正失真度為0.1‰,才能滿足激光成像的技術要求。有的高i檔打印機帶有多種接口,可同時接多臺計算機。生產的很多打印機配備速度更快的USB接口。
文字與圖像的形成
欲使經調制后的激光束在感光硒鼓上產生文字與圖像,尚應完成橫向(沿打印紙行的方向)及縱向兩個方向運動。縱向運動是依靠硒鼓的旋轉來完成,而光束的橫向運動則由掃描器來完成。按工作方式掃描器分聲光式、電光式、檢流計式及轉鏡式等。鑒于轉鏡式掃描 器有掃描角度大、分辨率高、光能損耗小及結構簡單等優(yōu)點,而被廣泛用于激光打印機中。為了減少多面鏡旋轉時產生的非線性誤差,轉鏡的幾何精度的誤差及轉鏡驅動電動機轉 速不穩(wěn)等,引起的縱向間距和字符的軌跡不均勻等缺點,一般在掃描器中還裝有一個同步信號傳感器。早期生產的激光打印機多采用He-Ne氣體激光器,其波長為632.8nm,其特點是輸出功率較高、體積大、是壽命長(一般大于1萬小時)性能可靠,噪音低,輸出功率大。此傳感器是使用布雷格衍射產生的0級光,不產生偏轉,從而經多面轉鏡反射 后具有照射位置固定的特點,將其作為同步信號,用來控制高頻信號發(fā)生器的起停,可保證掃描間距一致,消除上述誤差。
為什么要對光導體表面進行充電?
感光鼓表面光導體材料在不見光的情況下為絕緣體,呈中性狀態(tài),不帶有任何電荷。要實現(xiàn)在光導體表面的“靜電潛像”,必須在光導體表面進行充電,使之荷電。只有這樣, 當激光束掃描到光導體上時,光導體被曝光的點導通,形成光束點陣。點陣電荷與基體導通形成“電位差潛像”,當感光鼓旋轉到與顯影磁輥相切位置時,把磁輥上載有與光導體表面 電荷屬性相反的墨粉吸引到感光鼓表面,從而在感光鼓上顯現(xiàn)出墨粉圖像。有的機型使用掃描鏡直接對感光鼓掃描曝光,有的機型使用掃描后的反射激光束對感光鼓進行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