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爸爸,你怎么老是打不贏我?
今天與大家分享一個宏潤教育VIP學員的案例,由我們家庭教育專家劉煒焱老師親自上門家訪服務的VIP①家庭。
家中有兩個孩子,第二個孩子是一個五歲的男孩子。孩子媽媽在幫孩子洗澡的時候,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后來才了解到,孩子在幼兒園經(jīng)常跟別人,在小區(qū)也經(jīng)常與別的孩子,惹事,搶別人東西。
有一次孩子在小區(qū)里面玩,看到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在打籃球,孩子就跑過去抱著那個籃球撒腿就跑,他跟別人講這個球是我的這個球是我的。后來劉老師去做家訪,在和孩子互動交流的時候就孩子就問了劉老師一個問題:“叔叔,我問你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在外面跟人經(jīng)常打不贏,但是,我在家里,我爸長得牛高馬大,都打不過我啊。結果,打籃球的男孩子跑過來去搶他的籃球,孩子就敢直接沖上去,跟這個十幾歲的男孩子打一架,反正打得贏也打,打不贏也打,反正就是要。
后來劉老師去做家訪,在和孩子互動交流的時候就孩子就問了劉老師一個問題:“叔叔,我問你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在外面跟人經(jīng)常打不贏,但是,我在家里,我爸長得牛高馬大,都打不過我?。俊?
家庭教育≠作業(yè)教育
家庭教育≠作業(yè)教育
培育良好習慣 多與孩子交流
如今學生學習壓力日益增大,在一些家長眼里,孩子的教育只剩下了作業(yè)、分數(shù)、排名。孩子們都需要友誼,害怕孤獨,有些孩子是因為搬家轉學到新環(huán)境沒有朋友,而與一些“問題學生”為伍的。孩子的人生成長旅途中,有著太多更有意義和更有價值的東西。家長的示范、,家長自身的識見和正能量,是教育孩子的資源。眼里只盯著北大清華的家長,不是好家長。心有溫暖,行有陪伴,才是好家長應有的樣子。
“慧”教孩子孩子才會成長
教師必須轉換角色,“慧”教孩子,這樣孩子才會成長。比如說,孩子在一邊玩玩具,而你在一邊玩你的手機,這不是陪伴,這只是你們倆剛好坐在同一間屋子里罷了。一要讓孩子多去嘗試,在實踐中提高對新事物的判斷能力,增長獨立生活的技能,學到為人處事的智慧。二要從孩子內(nèi)心真正的需求出發(fā),像尊重學生一樣尊重孩子,不將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不造成孩子內(nèi)心的抵觸。三是教育孩子時不帶有情緒,尤其不能將工作中的情緒帶給孩子。四是教育時不能全部以孩子為中心,若所有事情都按照孩子的意愿來,就會削弱規(guī)則教育、規(guī)范教育、習慣教育等多種重要家庭教育的作用,也不利于孩子的提升。
以家務能力培養(yǎng)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通過家務能力來培養(yǎng)。
整理能力。教孩子按季節(jié)和類別整理家中一年四季的衣物,教孩子看完書放回原位,書柜里的書也要分門別類擺放,這些家務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學習中的丟三落四,不至于一會兒忘記帶書到學校,一會兒又找不到作業(yè)了。
專注能力。我會讓孩子干一些廚房里的家務,比如削水果、剝毛豆等等,做這些的時候,孩子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通過這種方法一次次的訓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起他的專注力,學習中就不會那么容易分神了。
規(guī)劃意識。比如要洗衣、掃地和疊被子,到底該先做哪一樣,讓孩子在實踐中自己摸索出省時的方法,有計劃地完成一定的家務,遷移到學習中,當又要背書,又要訂正,還要完成其他學習任務時,孩子就不至于顯得手忙腳亂,雜亂無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