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我的孩子怎么那么膽???
孩子膽小有哪些表現(xiàn)?
怕黑、依賴父母(寸步不離)、不喜歡探索新事物、怕敲門、幼兒園不適應、見老人哭、不打招呼、不愛表現(xiàn)、不茍言笑等等。
對于孩子來說,安全感是啟蒙的勇敢與自信,足夠的安全感就擁有足夠的愛與能量。孩子的安全感從剛來到這個世界上就已經開始建立,年齡越小時,安全感的狀態(tài)越重要,對人一生的影響也越大。后來,劉煒焱老師去做了大量心理的分析和背景的調查才發(fā)現(xiàn):這樣的女人之所以在婚姻方面不太幸福,每一段婚姻都遇到嚴重的問題,甚至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激怒這樣的一些男人,因為她的原生家庭所導致的。而孩子的安全感的來源就是身邊的父母,父母對待他的態(tài)度以及父母自身的安全感狀態(tài)會對孩子產生重要影響。
家庭教育中媽媽決不能替代爸爸做的七件事!
在中國,很多爸爸因為工作的原因,把孩子的教育問題全權交給了自己的妻子。所以現(xiàn)在很多人用“喪偶是婚姻”“喪偶式育兒”來描述中國家庭的狀態(tài)。雖然,千古的道理仍有它存在的意義,但是我門應該結合時代,結合不同的情況,重新去思考,重新去理解,重新去定義,這些傳統(tǒng)的道理,而不是照搬照抄。聽起來有些危言聳聽,但卻一針見血的指出了中國家庭的癥結所在!因為在很多家庭中,“父親”這個角色是習慣性缺失的。
這種缺失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缺失。一方面是生活中的缺失,很多父親因為工作養(yǎng)家,經常早出晚歸,沒有足夠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另一方面是情感方面的缺失,即使爸爸在家,大多數(shù)都是在忙事情,很少與孩子進行情感上的互動,忽略了孩子的存在。
孩子背后的努力,比分數(shù)更重要
期末考試后,匯報成績這一幕應該會在許多家庭上演吧。成績好固然皆大歡喜,可如果成績不盡如人意呢?許多孩子可能會被父母數(shù)落一頓,甚至被拿來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一番,而正確的做法是什么?一個合格的父母應該怎么做?今天跟著小編看新加坡的一則小短片《孩子的努力比成績更重要》。比如說孩子不小心弄花了沙發(fā),家長可以教育孩子:“看沙發(fā)都花了,以后用完筆就把筆帽蓋起來,放在房間里。
飯桌上,媽媽詢問哥哥Jack和弟弟Sam的考試成績。其中哥哥回答了自己的成績:數(shù)學90分,英語85分……還挖苦同學比他努力卻沒他分數(shù)高。媽媽聽完仍不覺得滿意,淡淡地說:“你應該更加努力才對!”
媽媽然后問到了弟弟的成績,小孩看著手中的,不禁往下掖了掖,遲遲不肯拿出來....直到哥哥從他手里一把奪過,看到成績說了一句:“你完了!媽媽可能會殺了你!”弟弟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當媽媽看到孩子不堪的,正準備爆發(fā)時……她突然想起某天深夜,孩子伏案用功復習的一幕:困了也不放棄,繼續(xù)埋頭苦讀。
之后,媽媽的表情慢慢變了。將一個丸子夾進了弟弟Sam的碗中。接著,又往哥哥碗里夾了一顆。她稱贊Sam做得很棒,也稱贊哥哥做得很棒?!爸灰α司蜎]有什么遺憾的?!?
媽媽出乎意外的微笑,讓孩子釋放了自己內心一直壓抑的情緒,露出燦爛的笑容,重拾自信.....
后,一家人吃了一頓溫暖的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