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培育良好習慣多與孩子交流
良好習慣助力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孩子出生到3歲這個階段,如果媽媽沒有全職陪伴,一定會嚴重地破壞跟影響孩子的安全感,因為孩子在0-3歲,甚至3-7歲這樣一個年齡階段,的就是媽媽的陪伴,甚至孩子在0-3歲這個階段,父親無需有太多的參與,因為在這個階段母親是的。從孩子兩三歲開始培育良好習慣,如吃東西不能挑食,看電子產(chǎn)品規(guī)定時間,按時睡覺、起床等;每天陪孩子看看書,背背兒歌古詩,玩玩游戲,引導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教會孩子學會分享、有錯必糾,培養(yǎng)孩子堅強的意志品格等等。
孩子是需要陪伴的,他的學習和生活都離不開家長,作為父母,無論都忙,每天都要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孩子越大,學習和生活中的疑惑也會越來越多,作為家長,應該盡其所能,幫助他們或者引導他們。
培養(yǎng)影響孩子一輩子的品德和能力
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能力和生活能力。母性之愛和父性之愛,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階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我們家孩子小時候,我的姥姥和我們一家一起生活,老人家艱苦樸素一輩子,很是勤儉節(jié)約,所以平時出門總是帶個布袋子,看到塑料瓶子、紙殼子總是撿回來然后分類賣掉。女兒從小耳濡目染,所以平時花錢也是精打細算,而且從上幼兒園起她就自己動手洗襪子,后來就開始自己洗衣服等等,現(xiàn)在自己包餃子、包包子等都做得很好。
做一個有遠見、有智慧的家長
我35歲才當媽媽,雖然現(xiàn)在孩子才2歲3個月,但我始終覺得3歲以內(nèi)的言傳身教尤為重要。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能實現(xiàn)和諧的發(fā)展,就是兩個教育者,即學校和家庭,不僅要有一致行動,要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不要覺得孩子還小,不懂事,就當著孩子面說不恰當?shù)脑挘霾坏皿w的事。孩子的模仿力和記憶力十分驚人,任何時刻,在孩子面前都要謹言慎行,做一個有遠見、有智慧的家長。只有的過程,才會有無憾的結(jié)果。家長應時時在孩子旁邊關(guān)注、守望,與老師們并肩攜手,鼓勵孩子做一個善良、樂觀、好學、勇敢的好孩子。
優(yōu)化環(huán)境,堅持為上
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來說是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如果想要孩子成為熱愛閱讀的人,父母要先捧起書本閱讀;如果想要孩子成為勤快的人,父母先要勞動起來;如果想要孩子孝順體貼,父母要先向老人踐行這條準則……要相信,身教和言傳同樣重要。如果說你喂喂到了孩子的14個月或者到了12個月,有時候,在斷奶的時候就順其自然,孩子不哭不鬧,那就要恭喜你了,你至少在這個方面,保護了孩子的安全感。同時,家庭教育中,堅持去做一件事情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的兒子上大班,我們要求他每天完成半小時的打卡任務,閱讀一個故事,完成二十題加減法,再閱讀十來分鐘的英語。這項活動已經(jīng)堅持了一年半了,而他的進步家人也是有目共睹的?!笆郎蠠o難事,只怕有心人”,希望我們都能做這樣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