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室外疏散樓梯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圖示】
1 欄桿扶手的高度不應小于1.10m,樓梯的凈寬度不應小于0.90m。
2 傾斜角度不應大于45°。
3 梯段和平臺均應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平臺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00h,梯段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25h。
4 通向室外樓梯的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并應向外開啟。
5 除疏散門外,樓梯周圍2m內的墻面上不應設置門、窗、洞口。疏散門不應正對梯段。
近年來,大于3km的長大城市隧道越來越多,若整個隧道長度不進行分段通風,會造成火災及煙氣在隧道中的影響范圍非常大,不利于消防救援以及災后的修復。因此,本規(guī)范規(guī)定大于3km的長大隧道宜采用縱向分段排煙或重點排煙方式,以控制煙氣的影響范圍。
縱向排煙方式不適用于雙向交通的隧道,因在此情況下采用縱向排煙方式會使火源一側、不能駛離隧道的車輛處于煙氣中。
橫向或半橫向排煙系統對發(fā)生火災的位置比較敏感,控煙效果不很理想。因此,對于雙向通行的隧道,盡量采用重點排煙方式。重點排煙的排煙量應根據火災規(guī)模、隧道空間形狀等確定,排煙量不應小于火災的產煙量。排煙口、排煙閥主要設置在排煙系統的管道上,或安裝在消防排煙風機的吸入口處,平時處于關閉狀態(tài),發(fā)生火災時,通過聯動,自動開啟排煙。隧道中重點排煙的排煙量目前還沒有公認的數值,表23是國際道路協會(PIARC)推薦的排煙量。的一種特殊情況,即在隧道縱向設置專用排煙風道,并設置一定數量的排煙口,火災時只開啟火源附近或火源所在設計排煙區(qū)的排煙口,直接從火源附近將煙氣快速有效地排出行車道空間,并從兩端洞口自然補風,隧道內可形成一定的縱向風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