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炮泥是用來封堵出鐵口的耐火材料,目前可分為有水炮泥和無水炮泥兩大類,前者用在頂壓較低,強化冶煉程度不高的中,小型高爐,后者在頂壓較高,強化冶煉程度高的大中型高爐上。炮泥組成可分為兩部分―耐火骨料和結合劑。無水炮泥的主要成分為:干焦粉,耐火粘土粉、瀝青、高鋁礬土或棕剛玉、碳化硅、絹云母、脫水蒽油。具有良好的耐沖刷、耐侵蝕性能,使出鐵口孔徑不急劇擴大,保證出鐵時間在150~180分/次,減少爐前的出鐵次數(shù),合理的出鐵次數(shù)應維持在8~10次/天。無水炮泥的主要生產(chǎn)配料比:棕鋼玉15-24,碳化硅6-15,焦炭20,白泥12-16,焦油18-20。
炮泥生產(chǎn)工藝:拌料前必須檢查機器看是否有損壞或掉螺絲現(xiàn)象,然后把加熱打開,待機器內溫度達到溫度時,再開動電機等機器運轉正常后方可加料;料放入機器后攪拌1~2分鐘后加入規(guī)定數(shù)量的焦油,然后攪拌20~40分鐘待泥料形成大塊后方可放出,拌料負責人要做好每盤料的攪拌記錄。無水炮泥是高爐出鐵場操作用關鍵的功能耐火材料。通常焦粉加入量(w)是20%~40%,當焦粉加入量過少時,炮泥透氣性差,容易引起潮鐵口。
炮泥生產(chǎn)工藝流程:鐵口炮泥各種原料,應由供應廠家破、粉碎后提供給碾泥機,一般情況下,碾泥機只起碾壓成品鐵口炮泥作用,不能用于破、粉碎。所有原料要根據(jù)碾制時混合程度不同分先后順序加入,碾壓時間可根據(jù)高爐爐容不同按10~30mm控制,碾壓時的環(huán)境溫度在10~30℃范圍內進行。開鐵口時,鐵口眼的大小要合適,以保證出鐵時間,一般為直徑60-80mm為宜。炮泥生產(chǎn)控制:炮泥作為一種不定型耐火材料,根據(jù)高爐容積大小和條件確定合理的原料配比設計是炮泥生產(chǎn)的基礎,工序質量控制是重點。堵鐵口后,不要馬上退炮,等10-20分鐘再退炮,以防鐵口吹開。